(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融家庭·融自然·融社會”。6月10日8時,載著西寧市兒童福利院9名特需兒童的四輛車同時向我市四個愛心家庭出發,在一天的時間里,9名特需兒童和正常兒童一樣融入愛心家庭,和愛心家庭的父母孩子一起,大家同吃同玩同樂,共同度過了難忘的一天。這也標志著我市特需兒童“三融”特色志愿關愛服務正式啟動。
據了解,為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對兒童福利工作的決策部署,聚焦兒童福利機構特需兒童的關愛保護,加強志愿關愛服務與兒童福利機構的廣泛融合,我市自6月起,將全面開展“牽手相伴共‘童’綻放”志愿關愛服務,將統籌各方力量,形成上下銜接貫通、內外聯合互動的兒童志愿關愛服務機制,打造具有特色的“1+N”特需兒童“牽手相伴共‘童’綻放”志愿關愛服務品牌,以“走在前、作表率”引領和推動新時代西寧兒童福利事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含金量和美譽度。
為確保特需兒童志愿關愛服務活動精準化、多樣化、規范化開展,我市在對機構、特教組織和商會等多層次、多層級調研及座談的基礎上,結合特需兒童開展的走班制授課、個別化教學、康復性訓練等服務基礎上,創新特需兒童多元技能教育內涵和外延,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通過開展“12345”工程,即:制訂“一案一單”計劃,開展“雙探訪”“三融”“四宣”“五進”等特色志愿服務,滿足特需兒童多層次、個性化成長需求。
其中“融家庭”就是讓機構內兒童走進社會正常家庭,開展結對體驗式家庭關愛活動,以“五個一”為載體,即一個愛心家、一個微心愿、一頓暖心餐、一次家庭游、一個小課堂,讓特需兒童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愛與關懷;“融社會”指的是以社區“兒童之家”“社工站”等為站點,鼓勵機構兒童與社區兒童互聯互動互融,開展手工制作、購物體驗等活動,加強院內外兒童的交融,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在“融自然”環節中將開展“童趣小農場”活動,組織特需兒童走進山間,走進田野,采取認領+種植+采摘的方式,將閑置空間打造為童趣空間,把特需兒童教育融入大自然,讓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們走出教室,體驗生活新樂趣。
為確保此次“融家庭”活動安全順利開展,達到預期的目的,活動前期,市民政局積極對接相關社會組織及社區廣泛鏈接資源,招募愛心家庭,以“一對多”的形式進行結對家庭關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