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6月16日,作為第三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青海大學和省生態環境廳共同承辦的“科技創新支撐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論壇在西寧召開。此次論壇旨在與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共同交流生態領域科技創新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為青海高質量發展和產業“四地”建設蓄勢儲能、提供智力支撐。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是我國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主要生態產品輸出地,在生態系統氣候調節、“碳達峰、碳中和”以及高原生物多樣性物種保有等方面功能性價值巨大。近年來,我省瞄準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的科技需求,率先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拓展重點區域人類活動遙感監測,推動全省生態環境狀況監測全覆蓋,實現了從“人防”到“技防”的歷史性跨越。同時,黑土灘治理、鹽堿地綜合改良等一系列新技術的研發推廣應用,為守護好“中華水塔”、保護好三江源,筑起了科技保護屏障。
為促進科技創新助力生態環境保護,論壇上,來自清華大學國家公園研究院、蘭州大學、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被與環境變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大學黃河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中心、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上海申能電力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專家學者共同交流了在生態安全屏障構筑,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價值實現,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碳達峰、碳中和”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并提出專業建議,碰撞出專屬青海的精彩思想火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