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6月20日,走進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紅崖子溝鄉老幼村、臺子鄉下臺二村蔬菜基地,田野里種植的“供港澳”西生菜、苦菊、菜薹等蔬菜長勢喜人。在田間地頭,村民忙著采挖、分揀、打包、裝車……上萬畝搶鮮“蔬”出的高原無公害蔬菜,72小時之內便走上深圳和港澳居民的餐桌。
“這幾天,蔬菜市場緊俏,物流快速,信息暢通,訂單種植讓我們吃下‘定心丸’,72小時內港澳居民的餐桌上就會亮出我們的‘互助味兒’。今年第一茬‘供港澳’蔬菜長勢好,每畝生菜、苦菊能采挖三四千斤,采收后可立即進行第二茬復種。”老幼村村民楊玉國高興地說。
互助縣是青海省首個通過備案和認證的“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自2019年以來,先后在臺子、南門峽、丹麻、林川、塘川等鄉鎮建立“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上萬畝。主要種植生菜、菜薹、火焰參、羽衣甘藍等蔬菜。眼下正值各類蔬菜陸續成熟的時節,上萬畝“供港澳”蔬菜搶鮮上市,實現訂單種植銷售,豐富了深圳市民和港澳同胞的“菜籃子”。
近年來,互助縣積極打造“七彩農業”品牌,立足高原冷涼氣候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供港澳”蔬菜產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進一步完善“產、供、銷”一體化鏈條,走出了一條農業增產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的發展新路子。
互助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朱安香介紹,今年,互助縣進一步加大“供港澳”蔬菜基地建設和產品輸出力度,重點建立“供港澳”蔬菜基地10個,預計每年兩茬可產蔬菜2.4萬噸,產值達5000萬元以上。“供港澳”蔬菜種植,已成為助推互助縣綠色農產品輸出、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綠色引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