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瀘州市瀘縣百和鎮聯合四川稻蝦旺公司開展了首批高溫低碳蝦捕撈活動,現場氣氛十分火熱。
活動現場,大家戴著草帽、挽起褲子,提著籃子來到田間,捕撈起第一批個大肥美的“高溫低碳蝦”。這也預示著百和鎮今年水稻栽插后的第一批“高溫低碳蝦”正式出欄。
當前,瀘縣各地的水稻基本栽插完,加上氣溫逐漸升高,大部分蝦農將全力管理水稻,弱化對龍蝦養殖的管理,甚至不會在高溫期間養蝦。因此,四川稻蝦旺公司抓住時機錯峰養殖,引進生物養蝦技術,養殖“高溫低碳蝦”。
(資料圖)
四川稻蝦旺公司執行董事左超說:“我們基地采取生物改水調理技術,優勢在于養殖尾水可以原位處理,通過增加水體的碳氮比,快速降解水體的有害物質,將其轉化為龍蝦餌料,讓養殖出來的龍蝦更干凈,個頭更大。”
據了解,生物改水調理技術能培養水體中的益生菌、益生藻等微生物,使水體總堿度、總硬度保持相對穩定狀態,實現養殖尾水循環利用,減少對水生態環境的破壞,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目前,四川稻蝦旺公司的小龍蝦基地首期面積約400畝,每天能捕撈小龍蝦2000余斤。捕撈的小龍蝦主要采取訂單式收購,銷往全國各地,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還達到了“聯農帶農”的效果,帶動當地老百姓發展稻魚稻蝦產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共同致富。
據了解,該基地帶動周邊群眾就近就業50余人,讓村民在獲得土地、田地租金的同時,一個月還能獲得2000元左右的務工收入。
“下一步,我們將規劃建設百和‘眾樂園’,滿足群眾的休閑、垂釣、勞動實踐教學、親子游學活動等消費需求。”左超說。
“在國家‘雙碳’政策大背景下,我們將繼續探索農田減排系統和農田固碳系統,創新農田生態系統碳匯模式,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百和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王斌說:“我們還將以點帶面,在‘東翼’現代農業園區周圍打造農旅融合休閑基地,為瀘縣‘東翼’發展貢獻百和力量。”
目前,瀘縣正在大力推廣稻蝦產業。在2022年,瀘縣的稻蝦種養面積已超過12萬畝,總產量達1.03萬噸,總產值4.1億元。
瀘縣鄉村振興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鄭盛霞說:“稻蝦產業能夠實實在在地為群眾帶來更高的收益。下一步,我們將會把稻蝦產業作為全縣農業產業的主導產業來發展,計劃在2030年實現瀘縣稻蝦面積達到40余萬畝。”(陳祥洪、牟敏、任莉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