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展現“靜安范”!為呈現靜安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城區樣本的生動實踐,靜安區融媒體中心特推出系列專題報道《共話中國式現代化靜安生動實踐——2023靜安街鎮書記訪談》,邀請14位街鎮“一把手”談經驗、謀發展、話未來。
今天刊播共和新路街道篇——《七彩共和新,善治新社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打造“善治街區”
創新治理模式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共和新路街道位于靜安區中部,南起中山北路,與天目西、芷江西、寶山路三個街道接壤,北至延長路、老滬太路,與大寧路街道、彭浦鎮相連,東西分別與虹口、普陀兩區為界。轄區總面積約2.72平方公里。
為進一步破解基層治理難題,共和新路街道以黨建引領“善治街區”建設為發力點,通過厘清工作職能、加強社會動員、強化資源整合、打通數據壁壘等切實舉措,全面提升街區的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共和新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黃翔介紹道,街道將26個居民區以及園區、樓宇、市場、商鋪按區域劃入四個街區,通過成立街區黨組織,打造具有強大凝聚力的“街區治理共同體”。
同時,為提升街區管理實效,街道進一步整合派出所、市場監管所、衛生中心等職能部門派出機構力量,機關干部、城管隊員、城運中心網格員、書記工作室黨建指導員、黨群工作者、綜合管理服務社成員等下沉至街區,聯動街區內駐區單位、樓宇園區、商鋪企業等多元主體的力量,讓工作團隊更具專業化、多元化。
據悉,街區黨組織以“一支隊伍”聯合行動,每周“善治朋友圈”成員在“街區工作站”中集結,分組開展日常走訪工作。
走訪涵蓋“一企一表”基礎信息排摸、“溫馨小卡”個性化需求征集、“倡議書”宣傳等內容,將基礎信息排摸、動態問題掌握、創城知識宣傳、垃圾分類宣傳、門責管理落實、安全生產檢查等重點工作融入日常走訪中。
并將走訪成果進行數據分析和研判,形成共享“一表通”,提升善治效能,減少服務盲區,填補居民區連接之處的管轄“縫隙”,讓各部門之間的職責管理實現“無縫對接”。
培育“創業苗圃”
護航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長遠發展
一直以來,街道的“善治街區”持續運用“治理+服務”組合拳,發展“街區合伙人”,組建“首席服務團隊”定期在樓宇園區開展“營商伙伴日”品牌活動,凝聚各方力量,優化營商環境。
在新華文化科技園
“首席服務團隊”聚焦“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針對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的需求,舉辦政策培訓、金融服務、法律咨詢等活動,為科創企業引來“源頭活水”,打造“專精特新”特色產業集聚地。
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擴大園區產業規模,深化企業孵化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吸引和培育一批有較強實力、競爭力、影響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文創、科創企業扎根社區。
今年,
靜安區首家知識產權
海外維權工作站
在“新華園”揭牌成立。
下一步,該工作站也將持續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海外風險防控與糾紛應對指導服務,旨在鼓勵更多企業走出去,為企業更好參與全球競爭“保駕護航”。
完善“養老服務圈”
持續優化布局深化養老服務內涵
除為轄區內的各企業“保駕護航”之外,共和新路街道在為老方面也是持續發力。據悉,該街道共有60歲以上老人3.2萬余人,占戶籍人數超42%。
作為全國首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街道、上海市首批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共和新路街道從聚焦老年人的“一頓飯”,到適老化改造的“一間屋”;從為獨居老人提供24小時服務熱線,到建設全域覆蓋的15分鐘養老服務生活圈,街道不斷深化“嵌入式”養老服務內涵,豐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功能,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同時,街道在轄區內建設了3個綜合為老服務中心、1個鄰里中心、9個樂齡家園、21個居委老年活動室,以各中心為載體,嵌入日間照護、醫養結合、康復指導、養老顧問、法律援助、文化娛樂等各項為老服務功能,讓老人們感受到全方位的關愛。
今年,街道將在原有2個老年助餐點的基礎上,增設2個助餐點,在四個街區均衡布局,在“15分鐘”的步行距離內,滿足社區老人“一餐熱飯”的剛性需求。
弘揚“茶文化特色”
厚植文化底蘊持續擴大受益群體
街道有著濃厚的茶文化底蘊,每年結合市民文化節、茶文化旅游節、全民飲茶日,舉辦符合市民需求的茶藝比賽、展演、講座等幾十項茶文化特色活動。
同時,依托街區工作站、居委活動室,街道將茶藝課程和茶香進社區等活動帶進樓宇園區、居民小區,不斷深化和延伸茶文化推廣工作。
運用得天獨厚的茶文化優勢,街道孵化培育“小哥茶鋪”項目,為日夜奔走在街區的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飲水歇腳、手機充電、共享雨具、健康義診等暖心服務。
目前,街道已經攜手區域化黨建成員單位,設置了5個茶鋪,覆蓋轄區內所有街區。
黃翔表示
未來共和新路街道將持續聚焦“善治街區”建設,推動各級黨組織圍繞善治網格、善治聚能、善治家園、善治服務、善治領跑“五大善治計劃”,聚力打造基層治理靜鄰典范。同時也將通過著力優化“東西互動、一體兩翼”的業態模式,打造6000余平的“一站式”社區綜合黨群服務陣地,完善15分鐘為老服務生活圈的設施布局……進一步擦亮共和新“新善治”品牌,為靜安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城區樣本作出積極貢獻,賦予生動內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