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省科技廳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切實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
力爭全年吸引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0%以上
河北日報訊(記者王璐丹)為全力支持服務好雄安新區創新發展,更好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應和產業轉移,河北省科技廳將聚焦產業重點、空間重點、平臺重點,著力構建自主創新、協同創新和生態創新聯動的創新路徑,深化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大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比重。
省委十屆四次全會提出,要切實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與京津聯手打造一批技術創新中心,協同打造區域性產業集群,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技術聯合攻關能力和產業配套能力,加快構建優勢互補的區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
“在京津冀的協同發展中,協同創新是重要的推動力。近年來,河北省在項目合作、平臺合作、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三個方面持續下功夫,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實現了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的持續增長,去年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400億元,同比增長13%。”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科技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四次全會部署要求,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不斷自我加壓的工作作風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力爭全年吸引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0%以上。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廳將以央企、高校疏解為契機,大力推動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等國家重大創新平臺落戶雄安,推動疏解高校協同創新,積極吸引更多創新型、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向雄安新區轉移,全力支持服務雄安新區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加強重點領域協同創新。實施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合作和京津冀協同創新應用場景等科技專項,借助京津研發力量帶動河北省創新能力提升。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成功落地轉化一批產業化項目,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引進京津高水平科技人才。增加院士工作站、院士合作重點單位數量,完善科技人才信息庫,通過兼職掛職、項目合作、周末教授、科技特派員等方式,實現京津院士等高端人才柔性引進。圍繞河北省重點產業發展,引進一批帶技術、帶成果、帶項目的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
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做強大型儀器開放共享平臺,不斷擴大京津冀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服務、科技創新券的覆蓋面和知曉度,更好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與京津兩地持續加強科技統計信息共享、資源數據庫建設、協同創新研究等,為深化京津冀協同創新工作提供決策參考。
此外,省科技廳還將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團作用,對接用好京津科技資源,全面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普惠性政策,與京津聯手打造一批技術創新中心、中試熟化基地和應用場景,加強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建設,完善科技項目全鏈條、全周期研發轉化的資金支持體系,積極營造有利于普遍技術進步的濃厚氛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