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25日,中科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工作人員在試驗田采集麥穗。
位于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的中科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是“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核心技術發源地,該站科研人員針對缺水和土地鹽堿兩大難題進行長期攻關,系統開展鹽堿地改良利用與中低產田糧食增產、微咸水灌溉與利用、耐鹽節水優良品種選育、有機肥與無機肥合理配施等創新理論與技術研究,為“渤海糧倉”工程打下堅實的基礎。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
5月25日,中科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工作人員在培養皿內挑選麥種。
5月25日,中科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站長劉慧濤向記者介紹該站選育的小偃系列品種。
小偃系列品種已在位于黃驊的河北省旱堿麥標準化種植示范區大面積種植,之后將逐步推廣。
5月25日,中科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工作人員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量旱堿麥的鈣鎂鉀鈉含量。
5月25日,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振聲院士團隊的成員在試驗田選種。
5月25日,中科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工作人員查看小麥長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