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網通院護航神舟十五號勝利歸來
多型衛星通信站打造著陸場通信“智慧大腦”
河北日報訊(記者王璐丹 通訊員李燕茹)6月4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完成全部既定任務,成功返回東風著陸場。中國電科網絡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網通院)研制的衛星通信固定站、車載站、便攜站、機載站等多型裝備打造了著陸場通信“智慧大腦”,守護英雄回家路。
東風著陸場沒有網絡信號覆蓋,衛星通信是著陸場現場唯一的通信手段。多型衛星通信站負責將測控站的測量數據、飛船上的音視頻等,實時傳輸給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是著陸場搜索回收的通信利器。
“在神舟十五號返回過程中,大家最關心的可能就是著陸場的實時動態圖以及航天員的情況等。”網通院衛星通信系統總師李曉芳說,這些實時畫面傳到觀眾面前,靠的就是多型衛星通信裝備天地通聯、各司其職。
便攜衛星通信站主要用于回收現場指揮信息、測控數據及圖像信息的傳輸,為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提供及時準確的現場情況;機載衛星通信站則用于空中搜索分隊通信保障;車載衛星通信站主要用于地面分隊,負責在搜索過程中與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之間進行圖像、話音和數據通信;固定衛星通信站主要在指定區域與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建立通信鏈路,完成指揮信息、測控數據和各類圖像傳輸任務,為載人航天系統搜索回收提供指揮決策支持。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不斷發展,衛星通信系統也在不斷升級。”李曉芳說,目前,衛星通信系統已實現全部自主可控,信息傳輸速率從2Mbps提高到80Mbps,從點到點傳輸到組網應用,衛星通信系統已能滿足載人航天工程各階段的通信保障需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