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盲人跑者張銀拴
(資料圖)
跑起來,去感受生活的多彩
8月5日6時,石家莊市北二環便道,家住長安區天洲·沁園小區的37歲視障人士張銀拴,如往常一樣開始了自己的跑步訓練。
視障人士還能跑步?張銀拴的回答是“能”。截至目前,他已經跑步7年多,參加過二三十場馬拉松賽,其中包括3場全程馬拉松賽。
張銀拴患有先天性視力障礙,輟學后在邢臺一所技校學了盲人按摩。2004年畢業后,他在北京一家推拿店工作了19年。今年5月,他回到石家莊,自己開了一家盲人按摩店。
幾年前,因為每天的活動范圍很小,從小就體質較差的張銀拴經常感覺下肢冰涼,想通過體育鍛煉調整身心。2016年1月,通過其他視障人士的介紹,他接觸到一個致力于幫助視障人士跑步的助盲團,開始在助盲團幫助下嘗試跑步。
“第一次跑步的時候總覺得不踏實,雖然有導盲員在旁邊扶著我,但是不敢跑,因為看不見,腳下沒根兒,感覺路面好像都是軟的。”張銀拴回憶,在導盲員的不斷鼓勵下,他終于邁開了步子,幾乎是平生第一次跑了起來,雖然很慢。
導盲員的提醒聲,耳邊呼呼的風聲,身邊跑友的呼吸聲,不遠處傳來的汽車喇叭聲……這一切,對張銀拴來說是那么新鮮。跑完5公里,他大汗淋漓,感到前所未有的“爽”。
這種新鮮勁兒讓張銀拴對跑步很著迷,以至于忽視了視障人士跑步的困難,再加上不像第一次那樣小心翼翼,最初的一兩個月,他摔倒了很多次,盡管穿得厚,腿上、身上還是有好幾處擦傷。但他毫不介意,反而安慰帶有歉意的導盲員“路熟了就不會摔倒了”。張銀拴說,即便難免摔倒受傷,他內心也愿意通過跑步去感受與以前不一樣的世界。
三個月后,張銀拴與導盲員的配合越來越默契,跑得越來越順、越來越快,信心也越來越足。聽說2016年北京國際長跑節半程馬拉松賽盲人跑者也可以參加,他沒有多想就報了名。
2016年4月17日,張銀拴站在比賽的起跑處。兩名導盲員一左一右拉著助盲繩,充當他的導航和后勤人員。他們告訴張銀拴,這里是天安門廣場。聽著耳朵里傳來的各種聲音,張銀拴特別興奮。發令槍響,他箭一般地沖了出去,任導盲員不斷提醒速度也壓不住。“我太興奮啦!就想一個勁地往前沖。”“沖過終點線之后,我拉住導盲員的手,不由自主地舉了起來,內心那個激動啊。”……至今回憶起來,張銀拴仍是眉飛色舞。
跑起來了,就不會輕易停下。這之后,張銀拴幾乎每天都堅持跑步。他還把每周一、三、四、六定為自己的訓練日,每個訓練日都會從清晨6時開始,進行15公里的跑步訓練。
張銀拴后來又多次在北京參加馬拉松比賽,每次都順利完賽,包括在4名導盲員陪伴下跑全程馬拉松。
回到石家莊后,張銀拴讓家人帶著在北二環便道跑了幾次,熟悉路況后就勇敢地獨自上路了。在非訓練日,他會帶著兒子一塊跑。“兒子今年上五年級,體重有點超標,跑步能減肥。再說,他可以做我的導盲員。”張銀拴略帶自豪地說,兒子之前每次最多只能跑3公里,前兩天剛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個5公里。
7年多來,張銀拴結識了不少盲人跑友。他們不僅相互探討跑步技術,還經常相互鼓勵。
他說,跑步不僅帶給自己健康——腿腳再不冰涼了,體重從80多公斤減到了65公斤,感覺身體更結實了;也改變了原來每天兩點一線的單調,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自己更加快樂。所以,“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跑下去”。(河北日報記者王偉宏 實習生王佳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