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8月10日訊(周穎、趙榮昊)今天上午,在石家莊市人民醫院(建華院區),邯鄲志愿者王永軍為一位血液病患者成功捐獻252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幫其點燃了生的希望。據悉,王永軍是河北省第69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資料圖片)
河北省第69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王永軍。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我有強烈的責任感,就要帶頭,就要奉獻”
1980年出生的王永軍來自河北省邯鄲市,在臨漳縣稱勾鎮中心校負責教學管理工作,今年,他與一位在北京進行治療的血液病患者血樣配型成功。
王永軍正在捐獻造血干細胞。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之前獻血的時候就聽說造血干細胞能救命,后來我的同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我了解到這個和獻血差不多。”在同事的影響下,王永軍在2018年前往臨漳縣紅十字會留下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如果能配型成功,救人一命,那么這件事非常有意義!”王永軍說,他之前是一名鄉村中學教師,在基層工作20余年。“我2005年入黨,作為一名黨員,一名人民教師,我有強烈的責任感,就要帶頭,就要奉獻。”
今年,河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電話通知王永軍,說一位血液病患者和他的血樣配型初配成功,詢問他是否愿意捐獻,“工作人員問我時隔五年,是否還有捐獻意愿,我說有意愿,既然配型成功,那肯定要捐的,沒有什么可猶豫的,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是我的榮幸!”
“我們都全力以赴,把捐獻當作當下最重要的事情看待”
河北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郝建強(右)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負責人張江濤(左)看望王永明。 趙榮昊攝
王永明、他的愛人董俊芳(右)和邯鄲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左)合影。
8月5日,王永明在他愛人董俊芳的陪同下來到石家莊,進行捐獻前的準備,“從今年5月1日開始,我每天監督他早晚鍛煉、清淡飲食,不讓他熬夜、喝酒,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迎接捐獻,我們都全力以赴,把捐獻當作當下最重要的事情看待。”董俊芳說。
王永軍的愛人董俊芳在看感謝信時落淚。 趙榮昊攝
今天,從王永軍身上采集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將被運往受助者所在醫院,為那名患者帶來生的希望。與此同時,這位受助患者通過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轉交給王永明一封手寫的感謝信。信中這樣寫道:“骨髓移植是我唯一的救命稻草,是您讓我重新獲得了生的希望,給我很大的鼓舞和對抗疾病的勇氣。您是我生命中的恩人,是平凡生活中真正的英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