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小編的文章怎么樣呢,歡迎大家認真吐槽。
今天小編跟大家來聊一聊明星的那些事,大家是什么感覺呢?
【資料圖】
中國歷史自秦始皇以來,出現了幾百位皇帝,每位皇帝的命運都參差不齊,他們留下的歷史憑借也都各有千秋。但最完美的皇帝又是哪位呢?
秦皇漢武,固然豐功偉績,可他們窮兵黷武,百姓早就不堪重負,所以秦以二世而亡,漢武帝晚年下輪臺罪己詔,歸罪于自己。
隋文帝終結了南北朝幾百年的亂世,開科舉,可畢竟是搶了自己外孫子的皇位,殺絕了宇文氏的皇族;唐太宗威服四夷,萬邦來朝,百姓樂業,可終究有玄武門之變的鮮血;
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父子,都是大有作為的明君。朱元璋從草莽出身,驅除韃虜,恢復中原,朱棣多次親政漠北,修永樂大典,派鄭和下西洋。然而,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朱棣靖難之役逼死侄子建文帝,都是他們污點。
若要論生平無懈可擊,死后無一微詞,可以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的--后周世宗柴榮。
柴榮只當了五年半皇帝,但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卻都凝集了中國歷朝歷代帝王的美德。在位期間,柴榮勵精圖治,任人唯賢,虛心納諫,銳意革新,抗擊外敵,關心民生,使國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強勢發展。
寫了《資治通鑒》的司馬光生平最佩服的帝王就是柴榮,他稱贊柴榮"以信令御群臣,以正義責諸國","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真正做到了"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溢美之辭,無以加復。要知道,司馬光是出名的嚴謹之人,他居然可以當著宋朝皇帝的面,把后周皇帝抬到如此高的位置,說明柴榮作為一個皇帝的完美程度自有登峰造極之處。
柴榮是后周太祖郭威的養子,自幼文武雙全,郭威駕崩后,柴榮繼位為帝。繼位后,年富力強的柴榮雄心勃勃,就定下了"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偉目標。柴榮在位期間,開始準備實現自己第一個目標開拓天下。柴榮南征北戰,拉開了統一天下的序幕。
他剛一即位,北漢就勾結契丹聯軍南犯,柴榮帶著李重進、趙匡胤等大將御駕親征,大破契丹。然后柴榮又整頓軍隊,建立了一支"征伐四方,所向皆捷"的威武之師,先后擊敗后蜀、南唐,又親率大軍北伐遼國,契丹守將都望風而降。
在政治上,柴榮打破常規,破格任用有才干的人,充實在政府的主要部門,提高了國家機器的運轉效率。
在經濟上,柴榮降低稅收,整頓錢幣,興修水利,疏通漕運,大大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柴榮的改革立竿見影,國家實力逐步增強,統一全國的大業指日可待。
而且柴榮對待民眾更是非常上心,經常關心民間疾苦,常說:朕坐在宮中吃美味佳肴,深愧無功于民而坐享天祿,既然自己不能躬耕而食,那就只有親冒矢石為民除害,還略可自安。
司馬光最后評價柴榮: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除了這些文治武功、勤政愛民,柴榮的感情也相當完美。他的符皇后,不但聰慧魅力,同時也是柴榮事業上的賢內助。柴榮稱帝后,因為急于開拓天下,有時難免會對眾將發脾氣,符皇后往往會溫言相勸,柴榮經常能聽的進去,更加敬重喜愛符皇后。柴榮夫婦二人形成了完美的互補。
果敢、英勇、睿智、勤勉、虛心、愛民,柴榮確實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然而,柴榮僅僅當了五年半的皇帝,在一次北伐契丹途中突患重病,被迫班師。不久就駕崩了,剛剛三十九歲。可憐他剩下的孤兒寡母守不住大好江山,就被部下大將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走了。
可即使是奪了他江山的趙太祖,也對柴榮贊不絕口,宋代皇帝不但有待柴氏后人,還給予他們各種特權。后世歷代,對柴榮的評價向來也都是贊揚之詞。
英年早逝,這是柴榮本人的遺憾。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避免了他可能會晚年昏庸,保住了他的完美形象。反面例子像一世之杰如唐玄宗,晚年還不是釀成了安史之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