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給我準備禮物了嗎?”“95后”田聰聰開玩笑地朝著視頻那頭的女友問道,臉上掛著笑。
(資料圖)
視頻這一頭,他卻躺在病床上。今天是七夕節,田聰聰沒有和女友在一起,而在醫院里為一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
采集從上午8點一直持續到12點半,201ml的造干混懸液被分離出來,即將為遠方的患者開啟新的生命旅程。
00:27準武警戰士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24歲的田聰聰是貴州遵義人,大學畢業后在杭州一家公司做文職,下個月,他即將成為一名武警戰士。
時間回到2019年,田聰聰還是一名大二學生。一次校內的無償獻血的活動,讓他第一次接觸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可以救血液病病人啊。”護士的這句話,讓他當場決定留存10毫升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
大學在讀期間,田聰聰一名同專業大學同學曾不幸患上白血病,“那年,我們學校很多同學都來杭州為她獻血。這件事對我來說挺震撼的。大家現在想起來都覺得自豪。”田聰聰說。
大學畢業后,田聰聰來到杭州工作,并把每年獻血的習慣堅持了下來。一開始是獻全血,后來開始獻成分血,5年來已經累計獻血10800cc。“全血半年才能獻一次,血小板半個月就能獻一次,能幫到別人就好。”他說。
今年7月,田聰聰接到了西湖區紅十字會的電話,“您的入庫血樣HLA檢測數據與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請問您是否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
像是近鄉情怯一般,田聰聰心里先是緊張,接著涌上的是喜悅,“我愿意的。”
一個月來,初篩、再動員、高分辨檢測、體檢,田聰聰順利通過了每個環節。與此同時,他開始留意關于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新聞,從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了解了更多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并從其他捐獻志愿者那兒取經。這些都更堅定了他捐獻的決心。
在父母那兒,他沒有解釋太多,“我爸媽是農村的,不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知識。”這對樸實的父母就跟當年的田聰聰一樣,只因“救人”這兩個字便欣然同意了,“去做吧,能幫一點是一點。”
他向陌生的ta“告白”:
愿你過好今后的人生
今天一早,田聰聰躺在采集病床上,他皮膚曬得比同齡男生黑,穿著簡單的T恤短褲,眼神平和堅毅,說話做事也比同齡人要成熟穩定些。
為了促進造血干細胞大量釋放到外周血里,這幾天田聰聰已經連續打了9針動員劑,帶來了些許腰酸的感覺。“有點類似感冒的癥狀,但是一想到遠方那位患者在等著我的‘生命種子’挽救生命,這又算得了什么。”田聰聰說,“對我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新生體驗,我也是個幸運兒。”
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田聰聰的女友小陳因為要回杭加班,不能陪護在旁。倒是小田的大學好哥們,一直陪在身旁與他聊天解悶。
好哥們說,小田的善舉觸動了他,“我也準備加入中華骨髓庫去。”當然,小田和女友的視頻互動也讓他受到了“一萬點暴擊”,“女朋友以后也會有的,哈哈。”
采集順利結束,小田迫不及待地給女友打去了電話報平安,“真的給你準備了禮物,不管喜不喜歡,希望你不要退回來……”
接下來,小田將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子弟兵,他說,“我已經完成(救人)使命,馬上要投入新的征程,也祝愿那位陌生的朋友,順利邁過一道道坎,過好今后的美麗人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