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光明網訊(記者 孔繁鑫)記者25日從應急管理部了解到,2023年以來,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堅持以“一防三提升”(防范重大安全風險、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提升人員技能素質水平、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為著力點,不斷提高安全管理系統化、精準化、數字化水平,堅決防范重特大事故和有較大影響的事故,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環境。
在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方面,應急管理部危化監管一司副司長高建明介紹,一是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能力迭代升級。應急管理部優化部署重大危險源、企業和地區三類預警模型,實施精準預警、分級監管;開展深層數據治理,持續推動應接未接企業、重大危險源、數據不規范罐區、生產裝置等四類任務企業完善數據接入;利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開展中控室脫崗和長期未消警專項督查,并與線下監管執法有機融合,對有關違法違規行為形成有力威懾。
二是重大危險源企業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應用不斷深化。應急管理部印發管理辦法和評估標準,優化系統運行評估要求,推動重大危險源安全包保責任人利用數字化系統開展履職,組織各地線上巡查企業3萬多家次,線下核查8190家次,持續推動雙重預防機制優良運行。
三是“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試點建設有序推進。應急管理部堅持立足實戰、降本增效、系統觀念、試點先行,全力推動 80 家單位試點工作;制定印發了工藝生產報警優化管理等5個應用場景的建設指南,持續推進安全風險管控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
來源:光明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