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
智己LS6在成都車展上正式公布了預售價:23-30萬。前幾天辰哥幫我們搶先體驗過這臺車了,我們也從技術的角度對其進行了一番解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一下:《2023年,電車最強“三大件” 是個啥水平?》
今天我們主要從市場和競品的角度,來聊一聊這臺車。20-30萬的純電SUV里,Model Y(參數丨圖片)長期一家獨大,但在這個高度內卷、快速迭代的市場里,沒有一款車能一直一家獨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Model Y,或者說特斯拉的優勢是成本控制和理念的領先,缺點是綜合用車體驗不如國產競品。當國產車技術實力趕上來、賣得還更便宜、綜合用車體驗也更好的時候,Model Y就不該再一家獨大了。
而智己LS6在三電、綜合用車體驗上,已經具備了趕超Model Y的實力。
LS6硬核參數全面領先
充電和續航
LS6用的是800V架構,Model Y用的是400V。800V架構的優點主要有三個:續航更扎實、充電更快、電耗更低。
并且,800V架構本身也有純度之分,現在工作電壓超過550V就可以被叫做“800V平臺”,而LS6的最高工作電壓可以達到875V,可以算是“真800V高壓平臺”。
帶來的好處也很明顯,最高充電速度可以達到396kw,Model Y后驅版和長續航全驅版的峰值充電功率分別是194kW和331kW。
可以說,對LS6來說,車本身已經不會再限制充電速度了,決定充電速度的,將只取決于充電樁可支持的最大功率。并且,相比Model Y的400V架構,800V架構更能充分吃盡充電樁的功率。
續航上,Model Y因為上市時間較早,入門版545km的續航已經不太夠看了。長續航版有660km,算是已經夠用了,但LS6和小鵬G6續航都已經超過了700km,相比之下,Model Y的續航也不占優勢了。
空間舒適性
Model Y的空間不算小,但LS6的更大。
縱向上:Model Y的軸距是2890mm,LS6長了60mm,達到了2950mm。
橫向上:LS6有1707mm的超寬輪距,比Model Y寬了71mm,橫向空間更寬裕。
因為橫向更寬,所以LS6的座椅也更寬大,后排座椅寬度達到了1.33米,Model Y大約是1.22米。多出的這大約10cm的距離,讓后排坐三個人的時候會明顯更寬敞,不至于人擠人。
座椅的材質、手感上,LS6更是比Model Y強太多了。LS6的座椅用的是Nappa真皮和親膚皮革的搭配組合。
事實上,通過和一些合資大廠的交流,發現他們真正害怕的純電對手還是特斯拉,而不是中國車企,大廠們認可中國車企的是智能化和內外飾快速升級的能力。
所以在內飾設計、座椅舒適性這些方面,中國車企的實力其實是被業內高度認可的。
智能化和輔助駕駛
特斯拉算是開啟了汽車智能化的先河,但特斯拉這套車機一是推出的時間很長了,二是本土化適配做的不夠好。而中國品牌雖然原生性創新不多,但學習能力可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所以在車機系統的好用程度上來說,國產品牌已經趕超特斯拉了。LS6的座艙還有自己的亮點:42英寸的大屏可以升降、為了更好的視野,車內后視鏡可折疊。
輔助駕駛上,特斯拉的FSD確實是全球第一梯隊,但因為數據收集和存儲的問題,在國內還沒有完全落地,并且哪怕是閹割版的FSD也價格不菲,增強版和完全版的選裝價格分別要3.2萬和6.4萬。
LS6則將搭載激光雷達+Orin芯片,具備去高精地圖的NOA能力。此外LS6還搭載了“一鍵場景代駕”功能,包括窄車位一鍵脫困、一鍵貼邊、一鍵循跡等。
可以這么說,特斯拉的FSD雖然好,但一是國內只能用上閹割版,二是它主要是根據美國的使用場景和駕駛習慣開發的,對國內的路況和駕駛習慣的理解,不如國產品牌。
趕超特斯拉是大勢所趨
特斯拉最大的優勢是品牌力,因為很多原生性創新再加上馬斯克的特立獨行和大嘴巴,讓特斯拉擁有了令人窒息的頂級流量。
并且,特斯拉的三電也是很優秀的,但是在造車水平、質量管理和使用體驗的細節上,Model 3和ModelY都有不少瑕疵,甚至給很多人留下了品質粗糙的印象。
車機和智能駕駛上,特斯拉有先發優勢,但中國軍團的學習能力世界第一,并且有兼容本土化應用的本地優勢。
Model Y現在主要的優勢就是銷量規模大,成本可以做的很低。但低成本是企業受益,不是消費者受益,除非通過不斷降價,才能讓大家感受到Model Y的優勢,而Model Y也確實是這么做的。
但是搞性價比這事,全世界還沒有哪個國家拼得過中國車企,特別在電動車領域,我們不但有最全的產業鏈,還有全球最卷的競爭環境。
以LS6為例,預售價23萬起,比Model Y 26.39萬的起售價,低了大約3萬。并且,LS6現在只是給出了預售價,真正上市時,價格可能還會有驚喜。
最后,Model Y雖然很均衡,但滿足不了消費者越來越多元的需求,所以Model Y的銷量瓶頸其實已經出現了,而越來越多的國產競品都有自己的側重,比如LS6的設計和三電,比如G6的性價比和智駕。
所以,在LS6/G6以及越來越多的國產競品上市后,Model Y一家獨大的局面也該結束了。畢竟,在一個成熟的汽車市場,僅憑一款車壟斷一個細分市場,本就不應該是一個常態。
最后,大家覺得20-30萬級的純電SUV里,誰更值得選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