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高通和ARM不合由來已久,盡管現階段高通依然要仰仗ARM,并且下一代芯片即使自己開發底層架構,但也依然會采用ARM,只是不會購買ARM的IP,而是和蘋果一樣,完全由自己開發而已。而另一邊,高通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RISC-V芯片上,不但在自己的芯片中加入了更多RISC-V芯片來協同管理,現在甚至要組成一個專門研發RISC-V芯片的商業聯盟。
最近,高通與恩智浦等5家巨頭宣布:聯合組建一家新公司,專攻RISC-V芯片技術開發。這五家公司團結一致的背后,反映的是全球芯片制造商對ARM技術過度依賴的擔憂。實際上目前ARM早已是目前芯片行業的霸主,而且在被NVIDIA收購失敗后,ARM也想自己上市,目前IPO估值600億至700億美元,不過在春風得意之際,ARM也因為目前的很多政策,招致不少廠商的不滿,越來越多的廠商都打算轉向RISC-V芯片。
這次高通聯合了其他幾家公司,來頭都不小。高通本身就不用多說,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芯片的出貨量僅次于聯發科,是高端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的霸主。而高通找來的恩智浦,則是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芯片生產商。另外高通還叫上了專攻物聯網市場的Nordic半導體、全球知名供應商博世以及德國芯片巨頭英飛凌,這五家組成的聯盟影響力可以說相當大了。
從五家公司的構成來看,很顯然這個聯盟的RISC-V芯片首要解決的是汽車芯片的問題。實際上包括高通在內,這五家公司里面的汽車元素很多。而且這個聯盟也已經發出了公告,表示這家新的RISC-V公司的首要切入點,就是汽車領域,而且這家公司總部就落址于德國。另外隨著RISC-V技術的成熟,會最終再轉移到移動和物聯網領域,而這正是高通目前最大的市場。所以從布局來說,高通的想法可謂久遠。
實際早在2019年,高通就開始投資知名RISC-V芯片設計廠商SiFive,去年,它更是領投了其億美元F輪融資,該輪之后,SiFive估值超過25億美元,成為RISC-V芯片陣營首支獨角獸。 除此之外,2021年之時,高通還斥資14億美元收購了蘋果前SoC工程師創立的Nuvia。 之前我們就說過,最快在Snapdragon 8 Gen4時代,我們就會看到自主研發的Nuvia架構,盡管還是屬于ARM芯片。 有觀點認為,如果Nuvia版本能夠發揮其潛力,有望讓高通追趕蘋果手機芯片。
有趣的是,高通因為這筆收購還被ARM告上法庭。 ARM認為,Nuvia使用ARM許可證開發芯片設計,而高通在未經ARM同意的情況下獲得Nuvia許可,有違合約并侵犯ARM商標權。這次訴訟差點讓高通和Nuvia的交易告吹。不過后來高通還是獲得了ARM的授權許可,可以利用ARM來開發自己的Nuvia架構。
當然高通并不是因為和ARM之間的官司,才打算轉向RISC-V芯片。ARM作為全世界絕大多數移動設備晶片的核心,卻并沒有從其授權業務中賺到很多錢,這導致其母公司軟銀一度想套現跑路以66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NVIDIA,結果被英國管理單位叫停。找不到盈利模式的ARM只好尋求單獨上市,同時也告知廣大客戶,其商業模式將發生徹底改變,比如收緊授權,同時授權費用漲幅極高。在各大廠商眼中,ARM就成為一個很不穩定的合作伙伴,如果有其他方案的話,大家都想拋棄ARM,所以RISC-V就成了最好的一個新方向。
當然雖然ARM現在人人嫌棄,但是短時間還是離不開它。很多公司都想挑戰ARM的行業地位,但最終都失敗了。而且很多公司都推出了RISC-V芯片,包括Intel、高通這樣的大佬,但是也沒說能替代ARM,關鍵還是因為ARM的生態太龐大完善了。ARM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達到目前的地位,RISC-V要想終結ARM的壟斷如果花上十年以上,我們不會感到意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