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銷售僅為170輛,龐大退出后的斯巴魯獨資能救自己嗎?
日前,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發生多項變更。
其中,在股東及出資信息中,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退出,株式會社斯巴魯成為全資控股股東。同時,該公司企業類型也由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法人獨資)。
【資料圖】
上述變動也意味著斯巴魯在中國市場將轉向獨資發展。股東信息變動發生在6月9日,隨后,在6月14日,斯巴魯中國的董事(理事)、經理、監事也有變動,常安全、濱道弘典、湊佳紀、董沖、沈寶東、久保田朋弘等退出,伊野圭吾和小清水邦周則為“新進”狀態,分別擔任監事和董事。
6月25日,斯巴魯中國官方客服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龐大集團只是斯巴魯品牌的經銷商,所以現在退出(股東序列)對品牌也不會有太大影響。斯巴魯品牌目前在北京地區有6家門店,店內經營情況一切正常,新上的車型可以預訂,維修保養也可以正常做。”
而斯巴魯股權的相關傳言其實早在去年就已經傳出,去年8月,斯巴魯中國還曾發表聲明,對網傳“斯巴魯中國解散”“斯巴魯考慮退出中國”等消息予以回應。
在聲明中,斯巴魯中國方面表示,網傳消息純屬子虛烏有,斯巴魯中國對中國市場非常重視,今后將繼續在中國市場開拓。“未來我們會致力將更多車型引入,以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也請大家繼續支持斯巴魯中國。”斯巴魯中國方面稱。
但與斯巴魯的表態格格不入的,則是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正面臨挑戰。官網信息顯示,目前斯巴魯在中國共有傲虎、森林人、CROSSTREK、XV和BRZ五款車型在售,均采用進口模式。今年1月,斯巴魯中國方面稱,現款BRZ的生產將于2023年3月停止,之后將持續銷售至2023年6月末并暫離中國市場。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斯巴魯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僅為1.1萬輛,較2019年的2.5萬輛跌去近五成,較2020年額2.2萬輛和2021年的1.7萬輛分別下滑50%和35%。今年4月,斯巴魯品牌在華銷量僅為170輛。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表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斯巴魯以后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還是會比較艱難。一方面,品牌的技術亮點,例如水平對置發動機等技術,如今難以被更多消費者認可;另一方面,現在新能源技術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發展大趨勢,但斯巴魯的電動化并不強,且比較滯后。”
“如今,中國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斯巴魯將面臨諸多挑戰。未來,斯巴魯將迎難而上,順應中國市場的變革,為用戶提供‘安心與愉悅’的駕乘感受,并將‘創造更多笑容’作為品牌未來的美好愿景。”斯巴魯中國方面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