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四川頻道
(資料圖片)
在自貢榮縣,老舊小區改造顛覆了不少人對以老換新的重新認知,1.3億元真金白銀改造老舊小區,讓無數人由衷地為民生工程點贊。老舊小區,承載了歷史,遺存了鄉愁,構成了煙火榮州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改造現場。蔣兵供圖
榮縣交通運輸局辦公區域毗鄰的工行小區,剛剛黑化的地面十分平整,院壩正中和左右兩側挖出了綠化樹窩子等待栽樹,院壩左側的圍墻上栩栩如生地繪制了近10幅傳承文明的圖畫。
“改造前后對比,小區變漂亮了,環境變舒適了,住在這里更溫馨了,感謝政府為民辦的惠民事。”小區業主王純宗由衷地稱贊。王純宗所在的工行小區于上世紀80年代集資修建,距今40年了。“這些小院,多多少少都存在基礎設施不齊、管線亂、道路狹窄、公共部分年久失修、樓體飾面脫落等安全隱患。”工作人員介紹,為了讓小院的“里子”和“面子”都得到改善,榮縣將其納入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范圍。
“王純宗是小區的熱心人,也是這個小區的物管人員,改造前、改造中,簡直就是寸步不離的現場監督員。”負責項目實施的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
“改造前,我對改造效果持懷疑態度,還有些反對意見;改造中,承建方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施工方案,我看到了希望;改造到今天,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發自內心感謝黨和政府為民辦民生實事。”王純宗發出這樣的感慨。
王純宗所在的小區,僅僅是榮縣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的縮影。就在距離工行小區不到50米的地方,有一個涉及5個單位的集資建房“混合”小區,與縣財政局是“鄰居”。改造前,這個“混合”小區內,每個小院有一道圍墻,院內有違章建筑,業主們用四個字概括:亂七八糟。
“拆了圍墻,小院變大院;拆了違章,舊貌煥新顏;改造了污水管道,夏天不怕水淹;黑化了院壩,走路不怕崴腳;整改了‘蜘蛛網’,用電更安全……”居民們這樣總結改造帶來的新景象。
王純宗和居民的言論,代表的是廣大群體的民聲,回應的是縣委縣政府全力實施民生工程發生的巨變。
改造后的圍墻。蔣兵供圖
何為“里子”,是指所改造小區的內部環境;何為“面子”,是指改造小區的外部環境。
據介紹,除了對“里子”精心改造,“面子”工程也大變樣,如:改造過程中,對違法建筑及臨街防護欄4755.3平米實施了拆除,拓寬人行道實行人車分流,解決了擁堵的現狀。通過新建廊橋,夏天不被太陽曬,雨天不被雨水淋,有效解決了行人與車輛搶道的問題,這里將成為一道改造風景;其次,對2萬余平米建筑面積的外立面進行“穿衣”改造,改舊如新;此外,還黑化了沿河250米的車輛通行道路,改善了通行質量。
離開交通運輸局這段改造點位,在環城南路(原豪門歌城),昔日的歌城不見蹤影,呈現在眼前的是即將完工的茶陶廣場囗袋公園。該公園占地1200平米,主要由花崗石鋪裝,還有彩色透水路面,夜燈照明,四季綠色植物……凸顯本地文化,極具休閑游憩功能。
據了解,該片區是榮縣2022年旭陽鎮老城片區北街、上河街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的一部分,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總投資1.3億元,涉及38個院落、3732戶居民,改造面積31.42萬平米。該沿河西路片區改造過程中對違法建設及臨街防護欄4755.3平米實施了拆除,同時還改造雨污管網500余米、小區院落管網1500余米。
據介紹,改造項目由榮縣城鄉建設發展服務中心承擔,改造做到了“不成立自改委不改、不交物業管理費不改、不拆違建不改、不拆圍墻不改的”“四不改”原則,目的就是要讓每一名業主都參與關注老舊小區改造,從而才有了今天舊貌煥新顏、城市形象大提速、百姓滿意度大提升的效果。
據悉,2022年榮縣旭陽鎮老城片區北街、上河街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是縣委縣政府精心實施的民生工程,目前已完成80%的工程量,預計9月底全面竣工。屆時,該片區的老舊小區將以嶄新的面孔呈現給榮縣人民和八方客人。(蔣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