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以下簡稱“五經普”)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開展“五經普”工作,是對過去五年經濟發展成效的一次全面體檢,對于今后科學決策、全面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根據國務院、自治區、通遼市安排部署,市統計局嚴格落實“五到位”,建立保障措施,持續精準發力,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階段普查工作任務。
01
組織領導到位
(資料圖)
一是成立霍林郭勒市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經普辦全面負責綜合協調、投入產出調查、數據處理和宣傳等組織實施工作,為“五經普”提供堅強組織保障。二是蘇木、街道成立普查區領導小組,嘎查、村、社區成立“五經普”工作組,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普查組織架構。三是認真組織學習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有關文件,及時召開工作部署、協調會議,確保上下思想統一、步調一致,高效聯動、形成合力。
02
普查人員到位
一是在普查組織結構上,成立縣級普查機構1個,鄉級普查機構6個,村級普查機構24個,上下聯動、層層推進。二是在普查人員結構上,采用“業務專業人員+指導員+普查員”“老普查+新普查”兩種模式的普查隊伍,力爭在人員配置上科學合理,全方位提高普查工作效能。此次經濟普查聘用的62名普查員和27名普查指導員(以下簡稱兩員)均來自蘇木、街道及社區工作人員,“兩員”專科以上學歷占78.9%,其中本科學歷占29%,88.4%的“兩員”有“四經普”“七人普”的工作經驗。三是在成員單位構成上,全市30個單位參與本次普查工作,其中配合部門數據采集工作單位16個。
03
劃區繪圖到位
以蘇木、街道為單位,由“兩員”按照普查區地域范圍,采取“掃街式”“地毯式”排查法,逐條道路、逐幢建筑物、各類企事業單位等一一排查,根據社區邊界圖,編制建筑物示意圖,標注標志性普查單位,及時對圖內建筑物類型進行確認與更新。經普辦全程跟蹤指導服務,確保劃區繪圖工作零紕漏、零失誤、零差錯。全市6個街道、蘇木和軍馬場管委會,共劃分普查區26個,普查小區63個,標注建筑1434個,平均每個普查區建筑物數量55個、小區22.7個,平均每個調查小區調查對象數量預計150個。
04
統籌管理到位
一是明確責任主體。根據普查區體量大小,采取“1+1”工作模式,即一名領導干部包聯一個普查區,一名業務骨干包聯一個普查小區,全天候、全流程、全要素負責“五經普”的業務指導、數據審核和培訓管理等工作。二是科學部署分工。專門配備2名專職人員對接“五經普”各項工作,對數據質量的監督與控制、設備軟硬件的維護與升級、報表的審核與報送、資料的分類與歸檔等提供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三是嚴格管理制度。經普辦先后印發了《霍林郭勒市統計局關于成立霍林郭勒市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通知》《霍林郭勒市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規則》,嚴格落實“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分級負責、共同參與”要求,強化密切配合、通力協作、責任到人,確保“五經普”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
05
經費保障到位
一是提前謀劃。根據經濟普查工作要求,結合全市普查工作量,市統計局于2022年底編制了全市“五經普”經費預算并審批。截至目前,“五經普”資金已全部到位。二是強化管理。科學制定普查經費使用計劃,強化普查經費全過程使用管理,確保專款專用,杜絕鋪張浪費,保障“兩員”補助足額及時發放,發揮普查經費最大使用效益。
原標題:《霍林郭勒市統計局“五到位” 扎實推進“五經普”工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