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收入端平穩增長,利潤端下滑。剔除新上市及部分業績波動較大、可比性較差的個股,我們共納入A股申萬醫藥生物行業439只個股作為分析樣本。2023年上半年,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整體實現營業收入12499億元,同比增長4.04%;歸母凈利潤1073億元,同比下降20.63%。整體毛利率為33.50%,同比下降2.60pp;凈利率為9.05%,同比下降2.84pp;期間費用率整體較為穩定,盈利能力小幅下降。2023Q2單季醫藥生物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6219億元、歸母凈利潤53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81%和-12.58%,相較Q1同比增速有所回升。
細分板塊呈現較大分化。2023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速前5的細分子板塊依次分別為創新藥(+59.03%)、醫院(+33.58%)、連鎖藥店(+20.84%)、醫療設備(+20.49%)和血制品(+19.13%);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前5的細分子板塊依次分別為醫院(+278.66%)、中藥(+42.14%)、醫療設備(+25.54%)、連鎖藥店(+24.41%)和血制品(+19.23%)。隨著診療端的逐季恢復,創新藥和醫院板塊收入增速快速回升,醫院板塊盈利能力也顯著提升;醫療設備板塊收入和利潤均維持較高增速;血制品和藥店板塊一季度受益于防疫產品高增長,二季度增速有所回落。受去年同期新冠相關產品及服務高基數影響,2023上半年IVD、診斷服務和上游試劑子板塊收入和利潤下降明顯。
投資建議:上半年,醫藥生物板塊受疫情高基數、宏觀環境等多因素影響,板塊整體復蘇步伐較慢;下半年,在終端診療持續恢復和合規銷售推廣下,我國醫藥生物行業有望逐步邁向更高質量健康發展階段。當前醫藥生物板塊處于業績底部、估值底部、持倉底部的多重底部區間,投資價值顯著,我們建議重點圍繞消費醫療服務和創新藥械鏈兩大主題板塊,結合當前政策環境和業績邊際變化情況,精選相關細分子板塊和優質個股,建議關注醫院、連鎖藥店、創新藥、創新器械、CXO、血制品、二類疫苗等板塊及個股。
風險提示:政策風險,業績風險,事件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