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廣泛觀眾基礎的《變形金剛7》已經上映了,但這部激起的水花卻很小。在影院工作很多年的排片經理真切感受到了這一IP的衰落,零點場不火爆,上座率一般,口碑也不高。甚至有影迷表示,“變形金剛”只剩下了變形(越來越精細化的特效加持)和金剛(不斷加入新的機器人角色,包括這一回的“巨無霸”)。除此之外,一無所有。
【資料圖】
對普通觀眾來說,喜歡變形金剛這個IP的原因總結起來有兩點,一是沖著童年情懷,一是沖著視效沖擊。
從《變形金剛7》故事本身來說,相當簡單,就是主角們和變形金剛的世界有了交集,然后主角們和正派的變形金剛結盟,與反派角色爭搶一個能解決世界危機的道具,最后必然是成功拯救了世界。
上映一段時間以來,觀眾的差評集中在“沒有劇情、模仿漫威”上。光看劇情就會發現,跟前幾部在本質上并無區別,沒能帶來閃亮的記憶點。另外,主角的動機禁不住推敲,沒有邏輯可言。還有觀眾不滿“巨無霸”出現的時長太短……
但是,當擎天柱和猩猩隊長一起喊出“變形出發”的時候,還是能讓觀眾感到“童年回來了”。
簡單故事要講出新意,肯定是不容易的。而過于注重炫酷特效,也容易帶來審美疲勞,這些都是當下好萊塢電影所面臨的困境。
面對這些問題,《變形金剛7:超能勇士崛起》想到的解決辦法是,把“超能勇士”引入其中,希望靠這一手段吸引老粉,也為幾乎窮途末路的變形金剛系列開拓一些可能。片中“超能勇士”“猩猩”“犀牛”“雄鷹”等設定把戰場從城市拉到原始叢林,但這幾個角色匆匆上線,和正派對談幾句,和反派互毆幾下,影片就結束了。但是這些角色,和前幾部出現的金字塔里的上神金剛、博物館里的古戰機、古潛艇金剛,也沒有本質性區別。
來看看網友們的評論,“節奏快如短視頻拼接,不少邏輯經不住推敲,人類線又成了假大空的個人拯救世界。這部叫超能勇士崛起,一小時后才出現,巨無霸變身不僅少,犀牛等戲份更是少,看了個寂寞”,“原來覺得變形金剛可以加入速度與激情系列,畢竟都是飆車,后來發現還是自己格局小了,電影宇宙的盡頭還得是漫威,結局聯動特種部隊,感覺下一部能看到超英穿大黃蜂裝甲之類的,想想還挺離譜”,“在這部電影里,擎天柱和汽車人團隊的感情,甚至傳遞出了一種’家人俠’的氣味,加上一些追車的場面,好像走錯進了隔壁《速度與激情10》的放映廳”……
甚至有觀眾表示,在面對那些與平常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大差不差的特效畫面,“乏味得直打瞌睡的時候,甚至有點想呼喚邁克爾貝來幾顆炮彈給我炸醒。至少,邁克爾貝的狂轟濫炸,從某些角度而言給整個系列涂上了相當鮮明的色彩風格。”
而“情懷牌”,也留不住觀眾了。從票房上看,中國觀眾正在遠離這個系列電影。數據顯示,《變形金剛7》首日票房僅2179.5萬元,上映8天票房破3億。
追溯“變形金剛”這個IP在中國內地的發展,從第三部開始,無論口碑如何,每一部《變形金剛》的內地票房都在10億元以上。2007年-2019年,在中國內地上映的6部《變形金剛》電影,總共攬下了64億票房。而《變形金剛7》或將是該系列12年來首次內地票房無法破10億的電影。電影上映前,不少媒體預測該片將在內地市場斬獲10億+票房,但現在這個數字落在了6億~7億元之間。
影迷觀眾則指出,其實從第二部開始,《變形金剛》就已經出現了問題,到了第五部,《變形金剛》則直接摔了跟頭,口碑票房雙雙下滑。就這樣,“變形金剛”開始走向沒落。2018年第六部《大黃蜂》上映,畫面在線,也會講故事了,豆瓣口碑上漲到了7.0,接近第三部的7.2,但依然沒能把大家的觀影熱情挽救回來,內地票房相比第五部還少了近4億元。
和很多好萊塢大片一樣,《變形金剛》續集都還是在靠情懷支撐。然而各種復制粘貼只會加快頹勢見底的速度。對很多80后來說,變形金剛是情懷,是小時候最想得到的玩具,但也架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
(來源:紫牛新聞 作者:孔小平)
統籌:梁冰 編輯:張曉璐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