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AUTO:中國汽車產業格局,正被重新改寫。
數據顯示,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萬輛和63.6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9.5%;憑借在新能源市場的表現,中國品牌乘用車4月市場份額達到55.2%。造車新勢力風頭不減、自主品牌再戰高端、科技玩家加速入局.....用一些媒體的話來總結,就是“中國汽車市場從來沒有這么卷過”。
在愈演愈烈的智能電動汽車浪潮下,合資車企的轉型步伐略顯遲緩。要想在一日三變的中國汽車市場延續燃油車時代的優勢,合資品牌面臨諸多難題與挑戰。如何重塑智能電動車時代的供應鏈體系?如何提升企業決策效率,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如何加速本地研發,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一座又一座大山,一個又一個難關亟待合資車企去翻越,去攻克。
(資料圖片)
是挑戰,也是機遇。身為合資新頭部的廣汽豐田不僅通過技術創新,強化自身在智能新能源汽車時代的競爭力,也通過“1+1>2”深度融合式高水平開放合作,引領新發展模式,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開放合作提供了樣板。
以高水平開放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汽車產業的奮斗史,也是一部開放合作的發展史。幾十年來,全球汽車業頭部企業幾乎都在中國扎根,在促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全球產業融合,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月10日至13日,有關領導在考察廣汽時就指示,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將長久不變,永遠不會自己關上開放的大門。關鍵核心技術要立足自主研發,也歡迎國際合作。
廣汽豐田正是汽車行業開放合作的先行者。2004年9月,廣州豐田正式成立。19年來,它不僅見證了中國汽車產業從嶄露頭角,到成為全球最活躍汽車產銷國的變遷,更向世界講述了合作共贏的發展故事,成為高水平開放合作的典范。
高水平開放合作,首先在產品。與一些合資車企不同的是,廣汽豐田成立之時拿出的第一款產品便是重磅的全球車型——凱美瑞。2006年,凱美瑞在千呼萬喚中上市,廣汽豐田順利在當年實現6萬輛的產銷計劃。“全球車,中國造”的價值標桿,從那個時候便初具雛形。
如今,廣汽豐田不僅在中國市場成功導入凱美瑞、漢蘭達等全球戰略車型,充分滿足中國市場需求,更通過一系列明星車型,將領先的高品質、高價值體驗帶給中國消費者,并因此贏得大量用戶的信賴與喜愛,也為汽車市場樹立了汽車產品價值基準。
高質量產品背后,是先進的制造體系的支撐。廣汽豐田不斷深化全價值鏈本土化,引進TPS豐田精益生產方式,建造高標準先進工廠,打造“豐田全球模范工廠”,精進“匠心質造”,踐行“造車育人”,為中國汽車業培育了包括先進理念、工廠、設備、人才等在內的全方位體系,切實助力中國汽車產業現代化。
更為重要的是,廣汽豐田的高質量發展還為區域經濟繁榮提供了重要助力。用了19年時間,廣汽豐田推動上下游40多家供應商構成廣州南沙首個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構建起完善的汽車全產業鏈,為南沙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增添新引擎。廣汽豐田還攜手產業鏈夯實綜合實力,建立健全風險零部件戰略庫存體制,通過強能力穩經營,不斷強鏈補鏈,帶動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平穩運行。
作為汽車產業較早的合資企業之一,“開放合作”已成為廣汽豐田的鮮明標簽,也為其他領域探索高水平開放合作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價值借鑒。
以深度融合支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當下,中國正從最大的汽車市場變成了最大的新技術革命試驗場和動力源,這就要求開放合作從簡單的互通有無、利益交換升級到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利益共創,開啟更高質量合作的新階段,跨國車企的中國戰略也要從“在中國,為中國”向“在中國,為世界”轉變。
在由中國市場引爆的這場汽車新浪潮下,豐田也開啟全新變革。今年4月1日,豐田進入新體制經營新階段。新體制經營的主題是“繼承與進化”,即繼承 “以商品和地域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向著以研發純電動車為中心的移動出行公司進化。
從全球的技術研發和體制的角度上來看,豐田將給予中國更多的支持,形成以中國為核心的智能化和電動化研發體系。同時,立足中國市場電動化、智能化的巨大市場優勢和生態優勢,豐田未來可能實現產品在中國研發,走向豐田全球主要市場,讓中國市場成為引領豐田全球發展的驅動力。
在此基礎上,廣汽豐田也主動識變、應變、求變,以“1+1>2”深度融合式開放合作,邁入高水平開放合作2.0階段。
立足豐田新體制,廣汽豐田加速現地化研發。在廣汽集團和豐田汽車雙向賦能下,廣汽豐田加強自立化,開發出滿足中國市場需求且引領全球潮流的智能電動車。
在電動化領域,廣汽豐田將導入“bZ FlexSpace Concept 悅動空間”。“bZ FlexSpace Concept 悅動空間”是由豐田與廣汽集團、廣汽豐田、豐田中國研發中心攜手共同打造的一款注重實用性的純電SUV車型,計劃由廣汽豐田生產銷售。以讓家人安心、舒適、自由享用的“Cozy Home”為開發理念,超大車內空間,提供仿佛移動客廳般的舒適與便捷,并且全面升級車輛智能化與場景化體驗價值。
智能化領域,廣汽豐田則活用豐田技術,并積極與合作伙伴推進現地研發,推出了T-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oyota Space智能座艙、Toyota Connect智能互聯等,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安全安心、舒適便捷的服務。
不容忽視的是,廣汽豐田的現地化研發并不是拿來主義,而是集各方所長,兼具股東雙方深厚的技術儲備和創新能力。
比如,T-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就是基于豐田125億公里行駛零事故數據開發而來。與國內一些新創造車企業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相比,豐田堅實的體系能力和125億公里的實際表現讓T-Pilot在安全性、穩定性和普及性方面無疑更勝一籌。
現地化研發僅僅是一個方面,先進的技術并不一定高高在上,只有大規模落地普及才能帶來更大價值。以“科技普惠”理念,廣汽豐田將領先的技術滿足最廣泛人群的需要,以價值升級、降低門檻實現“科技平權”,更好地滿足最廣大年輕消費群體的需要。
舉個例子,廣汽豐田將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率先搭載在雷凌和鋒蘭達兩款入門級車型上,滿足最廣泛人群的需求,在入門級市場掀起電混普及風潮。在這兩款車型上,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強勢刷新電驅體驗,帶來超越同級插混的電動化體驗;智能化技術迭代,最新一代“T-Pilot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開啟準L3級智駕普惠落地。
不玩概念、不貼標簽,用實實在在的、可落地的創新,加速電動化的普及和智能化的落地,廣汽豐田更是用這種方式彰顯了“科技普惠”和“價值至上”的價值觀。
目前,廣汽豐田還擁有業內罕見的全方位電動化布局,完整覆蓋電混、插混、純電、氫電四大賽道。多元的技術路線、豐富的產品選擇,多樣化優勢將成為廣汽豐田在行業電動化大潮中的重要競爭力。
既有現地化研發、科技普惠等新方法,也有更懂中國、與時俱進的大格局,如今,廣汽豐田這個當初的合資企業“試驗田”,已成長為模范生,扮演了高水平開放合作先行者、高質量合作新階段的領路人等重要角色。不難預見的是,在汽車行業的變革浪潮下,廣汽豐田“1+1>2”深度融合式的開放合作,也將引領新主流車企發展模式,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創新升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