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養老保險繳費錢數越來越多,未來退休年齡還要增長,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肯定會越來越少。現實究竟如何呢?
(相關資料圖)
我發現近年來人們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積極性越來越高了。根據2021年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當年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了48074萬人,其中參保職工3491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了2058萬人。
實際上,參保人數凈增的人群,是扣除了當年退休的人群。2021年,離退休人員數量凈增加395萬人,達到了13157萬人。如果考慮到去世退休人口數量也能有四五百萬,預計當年退休人數達到800萬。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新辦理退休約4000萬人,這樣平均是每年800萬左右。也就是說,估算2021年我國新參保人數達到了2858萬人。
如果追溯到20年前,當年的出生人口只有1702萬人。這樣算起來,即使2021年的出生人口全部參保,實際當年參保人數還超1156萬人。
我國勞動力人口2021年是74652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群數量是34917萬人,參保率只有46.78%,所以未來還有相對較大的拓展空間的。
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字顯示,2022年末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了5034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275萬人(2021年是2453萬人)。預計很快,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將會超過居民養老保險人數,成為人們最主要的養老方式之一。
有些人說,過去參加的是職工養老保險,不能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嗎?這種轉移是很吃虧的,因為轉移的時候只能轉移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錢數,用人單位或者個人繳納的統籌賬戶部分不參與轉移。
就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來講,職工養老保險待遇要高得多。
第一,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年年增長。根據人社部和財政部《關于2023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今年的養老金將再次上漲3.8%。而且養老金較低的人群,增長的比例會更高一些,一般最低都能增長六七十元。而且,養老金調整中還有高齡傾斜調整,年齡越大增加的標準越高。像我岳父退休十幾年了,養老金已經由1400多元上漲至3900多元。這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難以企及的。
第二,職工養老保險領取待遇年齡早。雖然對于男性來說,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都是60歲。但是女性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是50歲或者55歲啊。另外,按照退休年齡的規定,失去勞動能力女職工的退休年齡是45歲、男職工的退休年齡是50歲。
在一些建立了病殘津貼制度的地區,只要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失去勞動能力就可以領取病殘津貼制度,確保有一份生活的保障,而且未來還可以辦理退休手續。未來即使延遲退休,病殘津貼制度也會越來越完善的。
第三,有更高的喪葬費和撫恤金待遇。職工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去世以后,其家屬可以領取喪葬費和遺屬撫恤金。喪葬費的標準是兩個月的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繳費15年以上撫恤金一般是9~24個月。這種情況下,光這兩部分待遇就能領取四五萬元以上,高的甚至十幾萬元。另外,還有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所以,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好處多多,參加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這才是現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