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雙五軸鏡像銑削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2022年上海市技術發明獎特等獎是什么意思,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雙五軸鏡像銑削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2022年上海市技術發明獎特等獎相關的一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中證網訊(記者 王可)5月26日,2022年度上海科技獎勵大會舉行。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有限公司、天津航天長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作為完成單位,王宇晗教授作為之一完成人的“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雙五軸鏡像銑削技術與裝備”獲得2022年上海市技術發明獎特等獎。
項目研發團隊主要成員 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據上海交通大學介紹,我國大飛機和運載火箭,對可靠性、輕量化、大載荷的性能提出了非常嚴苛的要求。飛機蒙皮和火箭燃料貯箱箱底是承受飛行器載荷、決定飛行器安全可靠的關鍵零件,屬于大尺寸大柔性超薄曲面,無法采用常規機械銑削加工,是國際公認的制造難題。鏡像銑削是解決柔性薄壁蒙皮類零件精密制造的最新技術,項目團隊歷經十幾年研究,發明了柔性曲面零件精密加工的雙五軸鏡像銑技術和裝備。
獲獎項目主要有四大突破:一是國內首次研制出臥式雙五軸鏡像銑裝備,解決了國產飛機大尺寸蒙皮精密加工難題。二是創新研發了全球首臺立式雙五軸鏡像銑裝備,滿足了新一代火箭箱底整體結構大角度加工需求。三是發明了壁厚動態測量與閉環控制技術,壁厚加工精度提高5倍,突破了飛機超薄蒙皮高精度制造難題。四是發明了柔性曲面輪廓精密加工技術,開發了柔性裝卡-在機建模-加工規劃成套工藝系統與軟件,實現了任意形狀蒙皮的快速裝卡與自動化生產。
獲獎項目同時獲發明專利24項,軟件著作權15項,發表SCI論文30余篇,國內首次研制出大型飛機曲面蒙皮/火箭箱底雙五軸鏡像銑削技術與裝備,實現了高端工業母機在大空間高精度關鍵指標上的提升和共性技術的突破,解決了飛機火箭超大超薄曲面精密加工難題,成為全球掌握鏡像銑技術的三個研究團隊之一,有力支撐了我國大飛機和空間探索事業的發展。
項目組在鏡像銑新裝備、輪廓加工新工藝、壁厚控制新 *** 上的發明創新已經形成了產業化批量應用成果,突破了鋁鋰合金蒙皮鏡像銑這一重大工程制造難題,使飛機蒙皮的疲勞壽命大幅提升,已提供12臺鏡像銑,并研制出鏡像銑成套生產線,滿足了飛機蒙皮自動化、綠色、高精度加工需求。吳光輝院士表示,“鏡像銑技術提升飛行器的有效載荷和疲勞壽命,為我國飛機的研制與批量生產提供了關鍵支撐”。
據項目組介紹,研制成功后國內所有鏡像銑裝備均由該團隊提供,實現蒙皮從化銑到鏡像銑的升級換代。鏡像銑裝備是高端工業母機的代表,該項目實現了工業母機高精度、大范圍和多坐標等關鍵指標提升,帶動了大型高精度機床、雙五軸聯動同步、加工過程質量閉環等共性技術的突破。
溫氏股份回應 *** 溫氏乳業股權: 溫氏乳業短期不具備獨立分拆上市條件 母公司希望聚焦主業發展 科大訊飛回應“出現重大風險”事件:AI生成,正在調查,公司經營一切正常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