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月7日電 (記者 王曉斌)全球長臂猿聯盟(Global Gibbon Network)第一次合作伙伴大會7日在海南海口召開。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印度、荷蘭等10個國家和地區近120名專家學者以及15家國際機構代表匯聚海南,共商長臂猿長效保護機制。
2022年10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聯合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天合公益基金會等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全球長臂猿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聯盟創始會員還有中國探險學會(香港)、新加坡萬態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馬來西亞靈長類協會、泰國瑪希隆大學生態文明與保護行動中心等。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執行院長湯炎非說,作為自愿性全球平臺,全球長臂猿聯盟旨在開展國際間的合作交流,共同拯救全球長臂猿。此前由于疫情原因,會員間的合作與交流以線上為主,此次大會是聯盟第一次線下相聚。
IUCN前任總裁兼理事會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理事會原主席章新勝深度參與了全球長臂猿聯盟的創立和運行。章新勝介紹,全球長臂猿聯盟第一次合作伙伴大會將進一步明確全球長臂猿聯盟秘書處的運作機制,響應《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達成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會上,中國、老撾、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等國的專家針對各自國家長臂猿的保護現狀及未來計劃,開展專題報告。IUCN、中國探險學會(香港)、印度尼西亞努桑塔拉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基金會分別介紹了各自的長臂猿保護新倡議項目。
據介紹,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IUCN SSC)2019—2020年紅色名錄顯示,全球20種長臂猿中,19種的種群數量在持續減少,僅海南長臂猿保持穩定且小幅增長。此次大會特意安排實地考察環節,邀請與會國內外專家學者實地參訪海南霸王嶺以及全球長臂猿聯盟秘書處等點位,分享海南長臂猿保護的“霸王嶺模式”“海南經驗”。(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