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法國動畫電影《大壞狐貍的故事》在北京開啟超前點映。該片在剛剛落幕的第4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上榮獲最佳動畫片,在2018年盧米埃爾電影獎摘得最佳動畫片,也獲得美國動畫安妮獎多項重要提名。這部法國動畫片將于3月16日在中國上映。
《大壞狐貍的故事》由法國教父級動畫制片人迪迪埃•布倫納操刀,本杰明•雷內、帕特里克•英伯特聯合執導。這個曾經打造過奧斯卡提名動畫《艾特熊與賽娜鼠》的黃金團隊用清新的筆調和歡快的畫風, 描繪出三個簡單有趣的故事。里面的動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一心想吃雞卻被迫成為雞媽媽的“大壞狐貍”;責任心爆棚,不斷為坑隊友收拾爛攤子的豬;一切隨緣看心情的佛系看門狗;腦袋不太靈光辦事魯莽不計后果的鴨子和兔子等等。
北京站的點映活動邀請了電影學者旅法影評人李洋和與觀眾做映后交流。一開場,李洋就夸贊本片讓他進入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一種非常天真單純的世界。李洋認為該片的畫風與美國很多主流動畫片風格完全不一樣,有非常強烈的視覺風格:“水彩效果很復古,視覺質樸單純,創作重心在人格化的塑造上,而不是形象的逼真度。不同于美國動畫的工業化帶給人的距離感,手繪風格給人親近感,有讓人想去畫的感覺,能激起孩子手繪的愿望。”
關于該片的核心主題,李洋解讀表示:“現在很多動畫片都是讓觀眾以成人身份觀看,故事橋段、人物動機和對白都非常成年人,《大壞狐貍的故事》不僅僅表達愛和天真,更是要讓觀眾放下成年人的感覺,把自己還原成一個孩子,拋開成年人的偏見,擁抱天真。才能更深一步看到本片的閃光點,比如片中的小動物是通過孩子發現自我價值的,而熱心腸的小豬與魯莽的鴨子和兔子護送嬰兒回家,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體現”。
在北京的首場點映活動之后,全國12個城市上海、廣州、成都、重慶、杭州、深圳、南京、蘇州、昆明、西安各站點映即刻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