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不受戶籍限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京津優質的醫療資源,廊坊的孩子們在本地也可以上北京的名校……五年來,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廊坊作為“京津走廊上的一顆明珠”,無論是產業、交通還是教育、醫療,都受到了很好的帶動。
協同發展,出發點在民生,落腳點也在民生。看病方便不方便、教育質量如何、精神食糧是否充足、生活環境美不美……公共服務的質量,直接關乎百姓的生活。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廊坊最大、最現實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大力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在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開展改革試點,逐步推廣。
如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的廊坊百姓正感受到協同發展的浪潮,享受到“一體化”帶來的紅利。我市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體制機制正在形成,百姓也在公共服務的完善中擁有了更多幸福感。
看病、養老不用愁 資源共享促合作
“現在方便多了,不用再帶著老人來回兩地奔波看病了,真是省了不少事兒。”說起現在的狀況,家住三河燕郊的宗玉旺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幾年前,給父親拿藥,可是宗玉旺日常生活的麻煩事兒。老父親在燕郊養老,可醫保定點醫院在北京。每隔兩個月,他就得進京一趟,有時還得拖著父親一塊兒,往返一趟得大半天。若在燕郊看病,就得先自己墊付,攢齊單據后,半年往單位送一次,報銷下來,又得半年。
而現在,宗玉旺的煩惱隨著京冀兩地醫保報銷政策對接煙消云散。燕達醫院成為北京醫保定點醫院,宗玉旺在燕郊就可以把買藥、看病的手續辦好。燕達醫院成為全省首個開通醫保異地即時結算的醫療機構,是廊坊強力推進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的一個縮影。
京津冀醫療協同發展中,來自京津的優質醫療資源越來越多地惠及廊坊百姓。隨著三地醫療、養老合作的深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簽署合作協議,提出構建環京津健康養老產業圈,將廊坊燕達國際健康城等3家機構作為試點,重點打造一批環首都大健康產業聚集區,承接北京市養老政策外延。
“我們上了年紀的人,最關心的就是醫療了。北京匯聚了很多的優質醫療資源。過去我們去北京看一回病,挺麻煩的,現在家門口不遠的安次區醫院就有北京知名醫院的專家定期出診,真的是非常方便,我們百姓嘗到了協同發展的甜頭。”市區匯源名居小區居民李秋敏笑呵呵地說。
廊坊市衛健委與北京市衛健委、河北省衛健委共同簽署了《京冀廊醫療衛生合作框架協議》,與北京世紀壇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北京佑安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分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合作共建了多個公共衛生項目。目前,全市7所三級醫院、20余家二級醫院均與京津醫療機構建立了遠程查房、遠程會診、同質化培訓等長期合作關系。未來,三地還將合力破解醫療、養老等方面的身份、戶籍壁壘,讓更多百姓受益。
足不出戶上名校 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2018年,廊坊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計算機專業的40余名新生參加了一場特殊的入學典禮。作為廊坊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和天津武清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聯合辦學的受益者,他們在廊坊進行兩年專業知識的學習后,將到天津完成一年的學習,不僅能夠享受天津優質的職業教育資源,三年后還能夠參加天津市春季高考,圓自己的大學夢。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中考成績不理想,被所有高中拒之門外,我以為這一生都沒有機會上大學了,是廊坊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的春季高考班給了我新的希望。”一名剛入學的新生對未來充滿信心。
作為“通武廊”職教聯盟的成員,廊坊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與天津武清區職業教育中心的成功聯合得益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政策的深入實施。過去的五年,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大步向前。
2017年,在通州區、武清區、廊坊市組織部門大力支持下,“通武廊”職教聯盟正式成立,2018年,北京市大興區教委、天津市北辰區教育局和廊坊市教育局主導的“大北廊”教育聯盟成立。借助于聯盟力量,三地在學校管理、教學教研、藝體活動、資源共享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提高教育質量,三地優質的教育資源互通有無,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在基礎教育領域,多所名校落戶廊坊,引進北京優質教育資源。北京五中分校大廠分校基礎教育、北京景山學校香河“大愛城”分校小學部、北京八中固安分校3個合作項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北大附屬益田同文學校、首都師范大學附屬香河實驗學校和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大廠拓展區3個合作項目正在建設中。北京師范大學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和北京五中分校大廠分校高中部2個合作項目正在謀劃。現在咱們廊坊的孩子在家門口就有機會上北京的名校。
找工作不受戶籍限制 人才合作再升級
良好的人才環境是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力量。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入,創新創業團隊在三地之間的融合、互動、交流日益緊密,不但成為激活市場的新生力量,而且在深化協同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角色。
2018年“通武廊”大型人才招聘會吸引了北京京東科技、北京蒙牛乳業、天津唯品會、天津娃哈哈等近百家京津冀知名企業,招聘崗位涉及企業管理、技術研發、文化教育、倉儲物流、生產制造等行業。“感覺這次招聘會來了不少京津的名企,待遇也比較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崗位。”在招聘會上應聘的李楠說。
推動高質量協同發展,人才是關鍵要素。廊坊與京津在人才領域的合作正在逐漸深入。目前京津冀各自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從業資格互認互通,三地人力資源服務從業人員資質實現一體化。京津冀建立規范、統一、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搭建人力資源信息共享和服務平臺,高層次人才戶籍將可以在京津冀地區自由流動。
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發布了《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這是我國首個跨區域的人才規劃,也是首個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人才專項規劃。
這一規劃提出了未來京津冀人才發展的遠期目標,到2030年三地區域人才結構更加合理,人才資源市場統一規范,公共服務高效均衡,人才一體化發展模式成熟定型,人才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并且提出要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區”的目標。
圍繞與京津的人才合作,廊坊還設立“大智移云”產業發展基金,對“大智移云”領域的創新人才、創新項目,給予重點支持,為人才交流提供更多平臺。
花開遍地吐芳香。乘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一個欣欣向榮、宜居宜業宜游、充滿生機活力、滿懷發展激情的廊坊正向我們款款走來。以共享互補,靠改革發力,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廊坊將大力推動公共服務領域改革與發展,努力實現與京津功能互補、協調發展,讓發展更順暢,讓民生更幸福。(記者 趙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