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帶多廊、百園千村、萬畝秀林”為新造林重點,以現有林精準改造提升 為營林重點,以今春造林續建、補植為完善提高重點
2019年,全市造林綠化工作以“一帶多廊、百園千村、萬畝秀林”為新造林重點,以現有林精準改造提升為營林重點,以今春造林續建、補植為完善提高重點,今年春季安排造林綠化30萬畝,一季度超額完成省下達我市的全年造林任務,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使全市綠化規模、檔次、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高標準打造首都環線高速(密涿廊坊段)精品景觀帶。按照每側綠化寬度不低于200米(其中近路一側永久性生態防護帶不低于100米),多層、多彩、多樹種、大尺度、高品質的標準,通過新造、擴造、改提、撫育等手段,打造有震撼力、視覺沖擊力的森林景觀防護帶,到明年4月底前,實現全線連通閉合,與北京段實現零梯度對接。
持續擴大萬畝秀林規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雄安新區邊界地區,通過土地合理調整、流轉,消化綠化“白心”“雜心”,串連并接,在6月底前,建設完成三處以上,每處5萬畝以上多功能、高品質生態林,形成三大界域“生態隔離帶核心區”。同時,每個縣至少形成一處2萬畝以上優質秀林,形成縣域“生態隔離帶核心區”。
全力推進森林、濕地主題公園建設。結合全市生態屏障建設規劃和北三縣一體發展規劃,沿廊坊中心城區、縣(市)城區周邊,潮白河、北運河、泃河、龍河、大清河、趙王新河、子牙河等重要河段兩側,以及道路、河流等重要節點,建設以景觀林種、經濟林種、水面為主體的中大型郊野公園、森林公園、自然公園等。
完善續建千個以上村莊(鄉鎮所地在)團狀森林。繼續以環村林、村內主要街道、街心廣場等為重點,實現村莊的綠美化、多彩化、特色化。到今年年底,全市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綠美村莊示范村以及北京新機場、雄安新區周邊等重要區域內的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基本形成以村莊、鄉鎮所在地為節點的星羅棋布的團狀森林網絡。
搭建千里多彩廊道大框架。按照高速、高鐵(鐵路)和主要河流每側綠化不低于200米(永久生態防護帶不低于50米),國省干道每側綠化不低于100米(永久生態防護帶不低于30米),縣道每側綠化50米以上的綠化標準,打造森林景觀大框架,今年年底前,基本形成千里以上互連互通的精品廊道綠化線。
完善建設百萬畝農田景觀林網。在過去林網建設的基礎上,以鄉村農田網絡為單元,缺帶補行、缺樹補苗,規模推進,確保6月底前,全市農田基本形成有田就有網的森林脈絡。
實現森林質量的精準提升。在京津雄邊界等重點區域,城市建成區、高速公路主要出入口等重點部位,高速、高鐵、市級以上河流、干渠等重要廊道,森林公園、郊野公園、濕地公園等重要公園、節點,進行精準改造,提升綠化品質。(記者 王洋洋 通訊員 鄧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