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記者從我市“信用讓消費更放心”主題座談會上獲悉,2018年市消協共受理消費者各類投訴案件1437起,接受消費者咨詢8000余起,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00余萬元。
從投訴性質分析,涉及質量問題389起,占總數的27.07%;安全問題7起,占總數的0.49%;價格問題13起,占總數的0.9%;計量問題7起,占總數的0.49%;合同問題66起,占總數的4.59%;虛假宣傳問題212起,占總數的14.75%;售后服務問題135起,占總數的9.39%;其它方面問題598起,占總數的41.61%。
2018年,市消協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為契機,開展消費維權宣傳教育,市、縣兩級消協組織依托學校、企業、鄉鎮、社區、村民活動中心等,已建立12家消費教育基地。一年來,協會與各基地密切配合,先后開展10個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接受教育的消費者超過30萬人。截至目前,全市共創建放心消費示范單位210家,其中58家被評為市級放心消費創建示范單位。
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品質消費 美好生活”消費維權集中專項行動。重點對消費投訴率較高、存在強制消費等突出問題的美容院、美發廳、減肥中心、健身房等經營場所進行了拉網式檢查,先后處理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案件40余起。
組織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骨干開展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商場、進企業宣傳活動10余場,同時,還在全市啟動了 “品質消費教育鄉村行”暨“送法律、送知識、送服務三下鄉”農村消費教育系列活動。
一年來,市消協針對消費者投訴較高、屢次發生類似問題的9家經營單位進行了約談,累計歸納指出存在問題21個,并結合問題及法律、法規提出了改正要求,整改完成率達95%以上,提高了企業自律意識,促進企業守法、誠信經營。
市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我市將扎實開展創建“放心消費示范單位”活動,培育、推出一批典型;深化京津冀維權合作,針對區域市場輻射面廣、投訴量較多的問題,研究如何更好地實現異地維權,努力構建京津冀多位一體的“大維權”體系;切實加強消費教育和引導,加強消費教育基地培育建設,提高廣大群眾維權意識;繼續加強消費投訴調解處理工作,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消費者維權滿意度;整合聚集消費維權社會資源,聘請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義務監督員,建設行業專家志愿者隊伍、維權律師隊伍,形成群眾監督維權網絡。(記者 王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