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第二期錄制前,大眾聽審按年齡段排成隊,等待入場。
明晚,備受關注的湖南衛視《歌手》節目將播出第三期。繼大年初一播出的第二期“進口小哥哥”迪瑪希蟬聯第一、光良慘遭淘汰之后,張杰和趙雷將會分別作為逆戰歌手(之前上過節目的歌手)和挑戰歌手(新人歌手)在明晚的節目中亮相。
從《我是歌手》改名為《歌手》,走到第五季的這檔節目,因為有林憶蓮、譚晶、迪瑪希等實力唱將加盟,相比上一季可看度增加不少。除了歌手們的表現,相信大家都對節目中觀眾熱淚盈眶的鏡頭印象深刻。五百名大眾聽審如何篩選?錄制現場的“表情帝”們,是真情流露還是矯揉造作?本報記者有機會被選為大眾聽審,帶著這些疑問趕到長沙,參與了《歌手》第二期的錄制。
成為五百分之一,憑什么?
第二期節目錄制那天,傍晚5時,離正式開始還有兩個半小時,湖南廣電中心一側的“粉絲樓”里已經擠滿了大眾聽審,他們按不同年齡段排成五組等待進場。
記者隨機詢問了身邊各個組別的大眾聽審。和記者一樣,不少人都是通過直接關注《歌手》的微信公眾號找到報名入口,報名時填寫了本人的基本信息、最喜愛的歌手及理由等問題。
報名只是開始,最后出現在演播廳的大眾聽審,事實上經歷了幾輪電話篩選。每輪電話工作人員都會復核個人信息,并詢問“來長沙是否方便”、“你覺得你為何能勝任聽審工作”、“你對前幾季的節目有多少了解”等問題。不過,在每輪電話結束前,工作人員都會提醒:“這并不意味著您已經入選。”最后收到入選短信和確認電話,才意味著成為大眾聽審。
晚上6時,大眾聽審開始入場,但從“粉絲樓”到演播室,僅僅幾十米的距離,卻并不好走。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聽審們按照年齡段從大到小的順序進場,每組放20人,然后再次循環直到放完。在過完第一道安檢后,需要上交領號牌,換取座位牌并別在胸口,過第二道安檢并進入演播廳。除了手表以外的任何電子設備不允許帶入場,一位試圖帶手機進場的男士,面對嘟嘟作響的安檢門,只得悻悻而回,辦理寄存。
熱淚盈眶太入戲,真的嗎?
在前幾季的《我是歌手》中,我們常常能看到現場觀眾有的激動地起舞,有的被觸動得聲淚俱下,不少人感慨:“發揮最穩定的果然還是觀眾的演技,他們是中國好演員。”
事實上,現場觀眾中頻出“表情帝”,并非偶然。有不少年輕的大眾聽審精心打扮,可謂有備而來。排在記者前面的王小姐,從上海“打飛的”趕來,有著時下流行的“網紅錐子臉”,妝容精致,穿著一身紅裙子,她直言:“既然被選為大眾聽審,在《歌手》中露露臉,不是什么壞事。”記者了解到,在最后一通確認電話中,湖南衛視的工作人員也會提示大眾聽審盡量穿鮮艷的衣服來到現場。
“表情帝”的演技并非與生俱來,與現場一位年輕編導的訓練密切相關。這位長相酷似吳彥祖的編導,在大眾聽審入場后,開始調動場內氛圍,套路不可謂不多:如何鼓掌,什么時候應該起立,歌手唱慢歌一定不要打節拍,唱快歌可以站起來嗨,歌手入場大家都要起立歡呼,歌手離場大家都要起立歡送……坐在場內正中的一位身著紅衣服的年輕男士就被編導調侃:“長得這么帥,在這么激動人心的現場,怎么能夠面癱臉?”
現場觀眾火熱的情緒,還和演播廳內的溫度有關。錄制開始前,在演播廳內穿一件襯衫已經嫌熱,錄制開始后,因為燈光打起、煙霧效果等原因,氣氛很難不“火熱”起來。坐在記者后排的一對50多歲的夫婦,剛落座時還保持矜持,在譚晶一首《九兒》唱完后,帶頭起立鼓掌。
每場投票選三位,客觀嗎?
在第二場的七組歌手唱完后,工作人員會給每位大眾聽審發一張綠色的紙條,上面印有七組歌手的名字和他們本場演唱的曲目,每位聽審需要勾選三位自己認為唱得最好的歌手,然后前往演播室外的投票箱進行投票。大眾聽審的投票結果會在其后播出的節目中揭曉。
公允而言,出現在《歌手》這個強競技性舞臺中的大眾聽審,不乏“表情帝”,但大家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誰的現場表現更好,才會投給誰。第一場比賽僅收獲第五的譚晶,第二場演繹《九兒》時,產生與嗩吶對唱的效果,堪稱完美,坐在記者身邊的聽審大都選擇了譚晶。一位20多歲的女聽審直言:“此前并沒有聽過《九兒》,但沖著譚晶這樣的改編和發揮,必須投上一票。”大年初一播出的《歌手》第二期中,譚晶最終收獲第二,可謂實至名歸。
大眾聽審們操心的,還不僅限于歌手們的現場發揮,更從選曲和唱法上發表自己的看法。《歌手》第一期比賽中驚艷亮相的哈薩克斯坦歌手迪瑪希,在第二期中用一首難度驚人的《Opera2》征服現場聽審,再次獲得第一。但記者在投票后和一些現場聽審交流時發現,不少人認為迪瑪希“大招”放得太早,而且一味炫技飆高音的演唱方法,很可能使大家產生審美疲勞,影響后面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