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這是真實的賈樟柯 而不是自戀的賈樟柯
賈樟柯新片《江湖兒女》正在熱映中。日前,路演中的賈樟柯接受了媒體的采訪。談及上映兩天半所獲得的超過3500萬元票房,賈樟柯直言超出預期,令他們整個團隊非常驚喜——更令他們驚喜的,是路演中發現影片的觀眾都非常年輕,這些年輕孩子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不知世事。與此同時,賈樟柯也回應外界對《江湖兒女》的質疑。
為何要拍《江湖兒女》?
在談及為何要拍攝《江湖兒女》時,賈樟柯解釋,作為一個男性導演,他想拍江湖的故事由來已久。作為1970年生人,他早年間的生活就有這種街頭生活的記憶,“什么是江湖呢,我覺得首先江湖是指這種激蕩的變動的社會背景,像胡金銓電影、張徹電影里面的時代,還有吳宇森電影里面的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此外,在賈樟柯看來,江湖意味著危機四伏的生存環境,還有復雜的人際關系。
女主角智商不在線?
有人說賈樟柯在《江湖兒女》里塑造了一個為愛情智商不在線的女性形象。對此,賈樟柯回答,“如果一個女人在戀愛的過程中展現出超高的智商,可能那個愛情的純度就有問題了。其實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戀愛中智商不高,都是因為我們真心相愛不算計,不存私心才會以身相許。或許現在愛情中追求智商是因為純度不太高了吧。”
影片中趙濤飾演的巧巧,最后既然已經不愛斌哥,為何還要收留他呢?對此,賈樟柯解釋,廖凡扮演的斌哥,在情感上對趙濤有過毀滅性的打擊,在三峽分手之后,我覺得就像趙濤說的一樣,她其實對斌哥已經無情了。但是為什么要收留斌哥呢,是因為義。過去兩個人相愛,是有情有義。這個世界上人和人不會一直有情,但義是需要的。義意味著做人的一種底線,一種惻隱之心,作為人對他人的一種體察。
廖凡演的斌哥是渣男?
賈樟柯坦陳,在路演的時候確實碰到有女觀眾問,“廖凡演的斌哥是一個渣男嗎?”對此,賈樟柯也笑言,如果將斌哥理解為渣男,那在他看來也是一個讓人心疼的渣男。在賈樟柯看來,斌哥是從一個有情有義、江湖豪情四射的男性,跟大多數人一樣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在生活過程中逐漸迷失自己。廖凡飾演的是一個迷失者的形象,“總之,多少年之后,我們再看人,就像這個電影的英文片名一樣,灰燼是最潔白的,我們終究會化為灰燼。只有擁有這樣一種時間觀點的時候,我們才會心懷惻隱之心地去面對電影中每一個有毛病的人。”
電影里為何常有UFO橋段?
《三峽好人》后,《江湖兒女》中又出現UFO元素,為什么?賈樟柯對此解釋說,《三峽好人》里礦工韓三明看到了UFO,那個時候的UFO對我來說是超現實主義的、是魔幻的、是非現實的。到了《江湖兒女》,UFO是一個現實。因為趙濤在跟廖凡分手之后,一個人出走,在火車上遇到了徐崢。這是全片電影主人公唯一不處在人際關系中的時刻,也是她最孤獨最絕望的時刻。寫到這兒的時候,我覺得或許應該讓她看到一個生命的奇跡,一個我們常人看不到的一個奇跡,就突然寫出了看到UFO這一幕。
賈樟柯說,巧巧這個人物形象是嶄新的:一方面,她從一個弱女子一點一點發展成一個強悍的女性;另一方面,在最后變成一個超越情感、可以不依賴愛情能生存下去的女人。這部電影原來的名字叫《金錢與愛情》,就是指世人忙忙碌碌,大多無非是為金錢與愛情,而巧巧在最后,是決絕的。
賈樟柯自戀?
有影迷表示,《江湖兒女》中依然可以看到賈樟柯過去幾部作品中的元素,并以此認為賈樟柯自戀。
對此,賈樟柯說,一個導演忠實于自己的情感世界,忠實于自己所感興趣的人跟事,稱不上是自戀吧,“只有你忠實于自己,所描寫的人才是電影最有價值的部分,才能夠最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調動出來。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電影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導演都是忠實于自己的,像小津安二郎,他一直在拍家庭;小說家福克納,也一直在寫他的小鎮。總有一些人,對于很多人跟事是一直無法忘記、無法離開的,我可能屬于這種人,我無法離開我喜歡的人群。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就是真實的賈樟柯,而不是所謂自戀的賈樟柯。”(文/肖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