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30日,重慶市城市環境提升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研討會召開。重慶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中心城區已實現生活垃圾全焚燒、零填埋,回收利用率達到45%。此外,重慶已完成37483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升級改造,配齊配足分類運輸車5297輛,建成處理設施75座(其中焚燒設施18座),處理能力3.44萬噸/日,中心城區垃圾分類覆蓋17666個小區,形成了“產業鏈條全、分類覆蓋面廣、收運體系齊”的局面。
會上,中國環境產業保護協會生活垃圾分類專委會、廈門市環境衛生中心、渝中區城市管理局依次介紹了市容環衛及生活垃圾分類等相關工作,多家環衛企業、物業企業負責人分別分享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積累的經驗。
渝中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分享了“三化”垃圾分類工作經驗。首先是作業標準化,形成全覆蓋、易操作的環衛保潔指南;其次是管理長效化,城管志愿者、巡防協管員、環衛保潔員等3600余人下沉網格,常態開展巡查、督導;第三是監管智慧化,依托智慧環衛管理系統,對灑水、清掃、垃圾收運車輛進行動態監管、實時調度,提高問題處置效率。
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關系民生,各區城市管理部門要加快形成與數字變革時代相適應的環衛體系,加強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發和應用,實現城市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精細化”。
會上,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協會發起“物業企業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倡議,期望全市各物業服務企業落實《重慶市生活垃圾管理責任人制度》,完善垃圾分類工作機制和硬件配備,規范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臺賬。
此外,部分我市物業企業代表還當場宣讀并簽訂“行業擔當、共同履職,推動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承諾書。物業企業代表承諾,履行本企業在所管轄區域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的主體責任,引導、監督單位和個人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保持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有序規范、干凈整潔;保障分類投放設施設備充足、齊整、完好、整潔、無破損、無遺漏、無溢出;保證生活垃圾轉運交接監管有序可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