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事求是”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德傳》。
2、劉德是漢景帝劉啟的十四個兒子中的一個。
3、封在河間(今河北河間縣一帶)為河間王,死后謚獻,所以稱“河間獻王”。
(相關資料圖)
4、他一生酷愛藏書,曾從民間收集了很多先秦時期的舊書,并且整理得整整齊齊。
5、他腳踏實地,刻苦鉆研,使很多讀書人深為贊嘆,都愿意和他一起進行研究。
6、劉德收藏古籍,有不少是出了高價收買來的,因為自從秦始皇焚書后,古文書籍比較少見。
7、他不僅收藏古舊書,而且進行認真地研究整理。
8、因此,東漢史學家班固在編撰《漢書》時,替劉德立了“傳”,并在“傳”的開頭對劉德的好學精神作了高度評價,贊揚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9、意思是說,劉德愛好古代文化,對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認真,總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實根據以后,才從中求得正確可靠的結論來。
10、 現在,人們運用這個成語,一般是指從實際情況出發,找出事物的內部聯系,探求事物發展的規律性。
11、也有指說話、辦事符合實際情況,既不夸大,也不縮小的。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