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你以前在潛艇里都吃什么呀?”
“爺爺,在潛艇里你們都睡在哪里啊?”
(資料圖片)
“爺爺,潛艇里面大嗎?”
“爺爺,你們在哪里上廁所的呀?”
“爺爺,你說的魚雷是什么樣子呢?”
作為藍色海軍方陣里最神秘的隊伍之一,特殊的崗位使潛艇兵的生活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作為前潛艇部隊42支隊動力長的江峰,每當和孫女講到自己過去的當兵生活,孩子總有十萬個為什么。于是趁著暑假,他便帶上孫女走進上海潛艇展覽館,一邊參觀,一邊詳細和孫女講述了潛艇的淺游、隱形、結構以及動力之謎,小孫女在感嘆潛艇的制造過程是如此復雜及震撼時,更感受到了我國海軍裝備的實力和技術的強大。
停泊在黃浦世博濱江三號船塢的“長城191號”艇在藍天白云和蜿蜒水景的襯托下,展現出潛艇榮歸的動人場景,顯得格外的端莊肅穆。潛艇退役后經過專業修繕及展陳設計,以勃勃英姿亮相于黃浦江畔,艇內真實還原了海下作業的工作場景。
進入潛艇內部后,狹小而密閉的空間,讓人正常行走都十分困難,然而潛艇兵為了守護祖國海疆,在逼仄空間中長時間的生活與戰斗著,在孤寂與漫長的歲月里默默奉獻著青春與年華。參觀結束后,孫女感慨道“如果不是身臨其境參觀了潛艇內部,我還真感受不到爺爺說的工作環境是那么艱苦!”
上海黃浦,贊13學不完的潛構,刮不完的鐵銹
回憶起當初入伍的初衷,江峰頗為不好意思地笑著說,最初我只是不想燒飯而已。
沒有聽錯,就是燒飯。1968年江峰被分配到德興館培訓,當他看到店門口張貼的征兵宣傳,便脫下炊事服,毅然地報名應征。順利通過體檢后,他收到了來自陸軍的入伍通知,直到在十六鋪碼頭集合前往寧波西滬港后,他才得知自己即將成為潛艇特種兵。
江峰用“學不完的潛構,刮不完的鐵銹”這12個字輕描淡寫地總結自己成為潛艇42支隊269號潛艇兵的青春歲月。面對著高科技的潛艇,一切都要從零基礎學起,克服沒上過潛艇、沒有教材、沒有經驗、沒有專業知識等難題。
吃苦不言苦,苦中作奉獻
事實上,學習潛艇構造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而已,當一名合格的潛艇兵還得“過五關斬六將”。而每個潛艇兵必須要過的一關就是暈船。潛艇在海里搖擺起伏晃動的那種感受,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一般新兵都無可避免地暈船嘔吐,有些甚至能把膽汁都吐出來。
潛艇兵的伙食標準是相當高的,但最大的問題在于很難做到每天都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一般兩到三天冰庫里的新鮮貨就吃光了,余下的日子只能吃罐裝的肉類和果蔬。
在深海中是不清楚白天黑夜的,潛艇兵一般通過24小時制的時鐘來區分晝夜,也只有在少數上浮的時間,大家才能有限地接觸到外界。
艇動三分險,生死一瞬間
潛艇作戰環境特殊,水下百米壓力巨大,任何一絲安全隱患都會被放大,任何一次操作都如同與死神對搏。在服役的18年里到底出過幾次海,江峰已數不清了,出海時間最長的一次是為期26天的小遠航。當被問及最驚險的經歷時,江峰憶起兩件頗有代表性的事情。
有一次出海執行任務時,正常前行的潛艇突然被兩艘漁船間的拉網纏住,進退兩難。潛艇為了脫困,決定采取“靜坐海底”的方式。漁船發現漁網拖不動后割斷了漁網,潛艇才算脫了困。
而另一次是潛艇即將出海,卻發現中間水柜的海底閥門被卡住了,而潛艇下潛是通過水柜注水來實行的,其修理的過程是相當危險的。但凡有過潛水經驗的人就明白,高壓對人體意味著什么,一旦在操作過程中速度稍微快了一丁點,肺部受不了就會爆炸。
潛艇兵對身體條件的要求非常高,此外,還有非常看重牙齒的整齊程度。因為艇員在水下出艇工作或者遇險逃生時,需要佩戴呼吸面罩,只有嚴絲合縫地用牙咬住呼吸面罩的咬嘴,才能在水下呼吸。
“每一次出海,我們都會隨身備上一份遺書。”江峰說道。大海無情,誰都無法預料這一次是不是最后一次。因此潛艇兵們彼此間的感情都是相當深厚的,畢竟都是“過命”的戰友情。
不要問我在哪里,問我也不告訴你
“不要問我在哪里,問我也不告訴你。”這句話是潛艇部隊官兵對家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聚少離多,是與家人相處的常態。他們因為執行任務,往往無法見證孩子的出生,甚至無法陪伴孩子的成長。江峰第一眼見到兒子時,孩子都已經一歲多了。至今憶起當年兒子陌生防備的眼神,他的心情都是五味雜陳的。
聽家人說,小家伙知道自己的爸爸是海軍,只要看到路上穿著藍白條紋衫的男子就會奶聲奶氣地叫爸爸。而當自己真正的爸爸首次見面激動地抱起他時,卻因陌生而嚇得大聲哭鬧。
和平年代的今天,當兵光榮,當砥礪深海的潛艇兵光榮。在流動的國土上守衛著祖國的海疆,在大洋深處的波峰浪谷間,共同忍受著遠離親人的孤獨,也一起享受著亮劍深藍、決勝深海的戰斗豪情!
TIPS:
上海潛艇展覽館展覽一期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龍華東路98號3號船塢
參觀預約請關注上海潛艇展覽館官方公眾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