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訊 8月15日,寧波舉行新時代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推進大會。作為寧波各區(縣、市)的唯一發言代表,寧波市委常委、慈溪市委書記林堅分享了縣域創新發展經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作為民營經濟大市,慈溪持續推進創新型企業梯隊培育。聚力打造“小巨人”,率先開展單項冠軍培育行動,構建起“科技型中小企業—高企培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獨角獸”的梯隊培育鏈。目前,慈溪共有省科技型中小企業324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25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58家,均居寧波前列。
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強勁賦能。
近年來,慈溪狠抓科技“大投入”,實施“規上企業研發機構三年全覆蓋”和“全社會加大研發投入”兩個行動計劃,研發人員規模居全省首位,R&D占GDP比重連續兩年提高0.2個百分點以上、達到3.41%,申報揭榜主持省“尖兵”“領雁”重點研發計劃11項,新增省級研發機構21家,綠色智能汽車及零部件技創中心入選首批省級技術創新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大會現場公布了2022年寧波市企業研發投入50強榜單,公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慈溪企業入選。今年前六個月,慈溪市本級規上工業研發支出32.94億元,同比增長8.8%,占營業收入比重3.09%;有研發投入企業1143家,占規上工業企業數66.5%。
慈溪是經濟大縣,卻也是資源小縣。相比同類城市,慈溪在高能級院所、高層次人才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為此,慈溪全力營造創新發展最佳環境,推出了一系列給力舉措。
比如,加快建設“智造人才友好城”。近年來,慈溪深入推進接軌上海“六大工程”,打造滬甬人才合作先鋒區,以上海科創飛地、慈溪產研院為主要支撐的“慈滬科創引才全生命周期平臺”獲評省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最佳實踐案例。全面實施人才新政3.0版,僅僅今年上半年,慈溪就新增高技能人才2756人,累計人才總量44.88萬、居寧波首位。
同時,扎實推進科技創新“栽樹工程”。慈溪與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開展新一輪戰略合作,引進培育慈溪醫工所、產研院、溫醫大研究生培養基地等創新平臺,慈溪(杭州)飛地獲評省數字經濟示范基地。
如何讓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樂于創新、敢于創新?慈溪首創實體化運營的科技服務聯盟和12家科技服務站,初步構建起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全周期、托管型、一站式專業服務體系。慈溪還發力實施百名領軍型“創二代”培育工程,大力營造“創新發展不止步、二次創業再出發”濃厚氛圍。
堅持創新強市首位戰略,慈溪創成全國首批、寧波首個國家創新型縣市,“創新指數”居寧波首位。2022年獲寧波市科技創新工作考核評價、督查激勵考核評價第一位,今年上半年“315”科創體系建設工程又獲省五星評價。
發力科創,為慈溪工業經濟轉型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前不久,慈溪榮獲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以“家用電器制造”為特色,慈溪創成國家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目前,慈溪牽頭制定“浙江制造”標準57項、獲“浙江制造”品字標認證產品97個,均居寧波首位,累計培育首臺(套)34個。
今年上半年,慈溪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63.8億元、居寧波首位,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8.1%、83.7%,分居寧波第2和第1。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