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張忠德
近日,“女子頭發被卷進按摩椅痛苦呼救”“按摩椅‘攻占’候車廳”等話題沖上熱搜榜,共享按摩椅再次引發熱議。(8月28日《工人日報》)
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共享按摩椅應運而生,在車站、機場、影院、商場等公共場所隨處可見。然而,經營者眼中“躺著”賺錢的共享按摩座椅,卻因安全衛生狀況欠佳、擠占公共空間等受到詬病。
盡管共享按摩椅的發展和應用為人們帶來了便利和全新的消費體驗,但要“共享”還要“共治”。首先,質量和安全性是使用共享按摩椅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管理方應確保設備質量過關,并定期進行維護、檢查和修理,以保障用戶的安全。
其次,在設置共享按摩椅時需要考慮空間利用和環境協調。過多地放置按摩椅可能導致擁堵,影響其他服務或活動的正常進行。因此,在規劃布局時應合理控制數量和位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同時,共享按摩椅的使用行為也需要引起重視。用戶應文明使用設施,遵守秩序和禮儀,并尊重其他人的權益和感受。避免產生噪音、占用過久等不適當行為,確保公共場所能夠提供良好的環境給所有人使用。
此外,共享按摩椅服務商需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合作。政府部門應建立相應監管機制,在設施設置、運營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導和支持,并加強對共享按摩椅市場的監管,避免出現無序競爭和低水平的服務。
最后,公眾在選擇共享按摩椅服務商時應提高風險意識,選擇可信賴的服務商。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并及時向管理方反饋問題和建議。只有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使共享按摩椅成為真正受人歡迎的公共設施,為人們提供便利與舒適的體驗。
共享按摩椅不能無序擴張,“一放了之”。只有在重視和落實規范管理、質量安全和文明使用等各個方面的情況下,共享按摩椅才能成為一個良好的公共設施,并為人們帶來更好的體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