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目前鎮江67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已實現全覆蓋,每年館均中醫診療量1.5萬人次,館均中醫藥服務滿意率95%以上。這是6月26日從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級中醫館建設現場推進會上透露出的消息。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鎮江基層中醫館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基層中醫館逐步實現了從“有沒有”向“優不優”發展的良好勢頭。
推進會會場設于丹陽市丹北鎮后巷衛生院,這里的中醫館是今年全市4家參評五級中醫館服務能力建設與評價項目的基層中醫館之一。
近幾年來,后巷衛生院從成立中醫科室、安排人員進修、引進新設備等方面入手,持續開展等級中醫館創建工作。2021年,該院創成四級中醫館,在此基礎上,今年又向著五星中醫館努力邁進。
后巷衛生院副院長馮云芳介紹,隨著等級中醫館創建工作的推進,該院中醫中藥服務能力逐步提升,居民接受度明顯提高,目前中醫館的年均門診量由1200人次上升至1500人次左右。
落實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推動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建設水平提檔升級,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中醫藥服務,是鎮江高度重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服務能力等級建設的初衷。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殷猛介紹,近年來,鎮江結合基層中醫館實際情況,分批次、階段性開展等級建設,目前已建成五級中醫館4個、五級中醫館建設單位4個、四級中醫館12個、三級中醫館34個。基層中醫館逐漸成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的“明星科室”和群眾家門口的“微型中醫院”。
市衛生健康委中醫管理處處長朱鎮鵬表示,下一步,市衛健部門將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不斷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級中醫館建設,爭取在“十四五”末,達到全市五級中醫館占比20%,四級中醫館占比30%,三級中醫館占比50%的目標,為基層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會上,后巷衛生院、四牌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別作五級中醫館建設與中醫藥服務經驗介紹。各市、區衛生健康委、新區社發局分別就推進當前和“十四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等級建設發言。(楊泠 馮新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