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暖中醫(yī)
(資料圖片)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樹。
■
肺開竅于鼻,所以鼻炎要治肺。但治肺還治不徹底的,說明病根不在肺,這時候我們往往會把脾胃作為切入點,從脾胃入手。脾屬土,肺屬金,土不生金,鼻子也會出問題。
事實上很多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時間上拖得很久的,基本都跟脾胃虛寒有關(guān),也就是脾胃的陽氣少了。而要給脾胃補充陽氣,那就不得不提到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制附子、黨參、干姜、炒白術(shù)、甘草
有一點要注意,鼻炎有寒證也有熱證,病因不同,表現(xiàn)出的癥狀不同,治法自然也就不一樣了。簡單地講,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如果方向反了,用溫?zé)岬乃幬锶ブ委煙嶙C,用寒涼的藥物去治療寒證,結(jié)果一定是治不好的,還會加重病勢。
寒證,流的是清鼻涕、白鼻涕,舌質(zhì)淡舌苔白,這種情況下才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這是我們大家首先要分辨清楚的。
脾胃虛寒經(jīng)常用到的一味中藥是干姜,干姜入中焦脾胃,專門補脾陽,把脾胃里的陰寒之氣散出去。
在東漢末年,也就是張仲景所處的年代,有一個理中丸,配方是一樣的,只是沒有附子。到了宋代,有很多人寒的特別厲害,僅靠理中丸遠遠不夠,于是又加了附子。先有理中丸,之后才有附子理中丸。
附子的溫補之性是非常強大的,不但能夠補脾陽,還能補腎陽,實際上附子最擅長的就是溫補腎陽。腎陽是一身之陽,加了附子以后,就相當(dāng)于從陽氣的源頭補起,這樣不僅間接的壯大了脾陽,還能溫煦周身,把溫?zé)嶂畾鈳У饺怼?/p>
總的來講,附子和干姜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溫里藥,用得多,效果又很好。
黨參、白術(shù)、甘草益氣健脾,幫助脾胃正常運轉(zhuǎn),把食物啊水液啊轉(zhuǎn)化成身體可以吸收利用的。我們說鼻炎以后老容易流鼻涕,就是因為脾胃陽氣不足,運化失常,有一部分水液就變成了濕氣,濕氣上泛于肺,從鼻子流出來了。這時候從脾胃入手,是一個很好地切入點,一方面可以杜絕濕氣之源,一方面又能把精微物質(zhì)向上輸送到肺,壯大肺氣,這就是中醫(yī)常說的培土生金,培土制水,鼻涕很容易就收住了。
適用于附子理中丸的人,身體內(nèi)部一定是寒涼的,在平時,早上起床后可能會打噴嚏,流鼻涕,到了季節(jié)更替的時候,往往就發(fā)展為鼻炎。通過服用附子理中丸,這些癥狀都能改善,而且隨著脾胃功能的改善,陽氣的提升,鼻炎也跟著一起好了。
除了流鼻涕、打噴嚏、鼻子癢之外,往往還伴有脾胃虛寒的癥狀,比如,大便稀溏、不成形,吹點冷風(fēng),吃點涼的冷的,還會拉肚子,這就是典型的脾陽不足。
這些癥狀一出來,馬上就想到是脾胃太寒了,需要溫?zé)岬乃幬锱慌命c附子理中丸就很好,一般來講,與之對應(yīng)的癥狀消失就可以停了,也可以再服用3-5日,以鞏固療效。
如果有鼻塞的現(xiàn)象,可以配上辛芩顆粒,這個中成藥是從肺上著手,主要作用于上焦心肺,能幫助疏通鼻竅,能散肺中寒氣,還能匡扶正氣。這樣一個治肺,一個治脾,脾肺都好,鼻子當(dāng)然也會好。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