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在定期存款利率走低的大勢下,一些人想要存入大額存單中,獲得更多利息。然而市面上高息大額存單向來供不應求,有些銀行的大額存單額度甚至在剛發售幾分鐘內便被搶購一空。鑒于此,內行分享2大劃算方法,或可輕松做到穩健高收。
(相關資料圖)
對想穩享利息的人來說,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為確保資金安全,不少人一貫會在定期存款或大額存單中存錢,享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然而收益性也是很重要的方面。這幾年,銀行存款利率下行,不少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不斷走低,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到手利息。
一些人會試圖用大額存單來代替。然而大額存單并非隨時存,隨時就有的,其發行額度有限,高息大額存單往往一單難求。為應對這種局面,部分銀行規定新開卡的客戶才有資格購買大額存單,客觀上增加了購買大額存單的難度。另外,大額存單20萬元起存的門檻對普通人來說,也是種較大的限制。
那么如今若覺得定期存款利率低,又沒法存到大額存單,還想要穩健高收的話,還能選擇什么替代品?內行給出答案。
儲蓄國債
對尋求中長期穩定收益的投資者來說,儲蓄國債是十分理想的替代品。目前儲蓄國債票面年利率仍在3%左右,收益性比大行定期存款掛牌利率更好。只要投資者持有儲蓄國債時間在半年以上,即使沒有持有到期,也能盡可能地保住利息,不用像定期存款那樣要全以活期利率計息。
儲蓄國債的安全性也無需擔心,其是國家發行的債券,信用風險低,被視為信用度最高的金融工具。門檻低至100元起,還沒有銀行存款那樣的50萬元銀行破產賠付上限,不僅有普適性,打理大筆資金也很安全。
此外,存了定期存款以后,即使到期后好多年都沒轉存,銀行也一般不會主動通知儲戶前去處理。但是買了儲蓄國債后若長期未兌付,很多銀行是會設法通知儲戶前去兌付的。所以總體來看,儲蓄國債是很優秀的長期定存替代品,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和優勢。
不過,儲蓄國債不適合打理短期閑錢,因為持有時間在半年內,甚至沒利息還倒扣手續費,不妨另選大勢所趨的方式打理,或可事半功倍。
外貿經濟平臺至臻海購
就如上半年我國外貿整體穩定增長。前5個月,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7%。“新三樣”的出口額增長尤為強勁,顯示出新型高技術產品正成為我國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與此同時,我國也在培養新的增長點,大力促進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的發展。
大可借助外貿經濟平臺至臻海購的商品代銷,享1%利潤,只需30天周期,門檻也僅100元左右,10萬每月得1000元利潤,可有效幫用戶減輕經濟壓力,補貼生活開銷。且代銷基于實物商品進口交易,安全穩妥,是穩健高收的絕佳渠道,大可一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