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香梨個小,果皮表面不光滑,聽完專家的解答后,我才明白問題出在疏花、疏果、施肥等環節上。”輪臺縣哈爾巴克鄉哈爾東村種植戶艾力夏提·馬木提深有感觸地說,這次培訓太及時了!
眼下,正值香梨采摘銷售的關鍵期。輪臺縣林草局邀請西北林業科技大學高級農藝師申鐵成一行2人前來我縣調研,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四級調研員樊衛民組成的7名林果技術服務隊來到輪臺縣哈爾巴克鄉哈爾東村,圍繞香梨疏果定果、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摘包裝、冷鏈物流等內容,開設“田間課堂”,現場“把脈問診”,著力解決管護標準不統一、香梨品質不高等問題。
“我們將林果專家與15名種植能手、8名種植大戶結成對子,通過“理論+實操”的方式,持續加強林果技術指導,夯實群眾增收基礎。”輪臺縣林草局駐村工作隊隊長武江說。
(資料圖)
輪臺縣林草局深入駐村點,舉辦群眾訴求交辦會,切實把辦實事、解難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邀請理論實踐經驗豐富的農林業專家,以“專題講座+田間指導”的方式,面對面講、手把手教、點對點解,為村“兩委”干部、黨員和農戶送上“田間課堂”。
眼下正是瓜果飄香的季節,哈爾東村2100畝香梨陸續進入采摘期,工作隊和村“兩委”精準摸排種植戶用工需求,聯合縣勞務派遣公司,組建近千人的香梨采收隊,確保香梨按時采收。
哈爾東村是傳統農業村,為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工作隊和村“兩委”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鼓勵村民種植西瓜,從技術指導、采收銷售等方面入手,提供“貼心管家式”服務,收完西瓜種青貯玉米,實現一年兩收,開辟增收新路子。
“工作隊和村‘兩委’帶著大家干,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我種了15畝西瓜,賺了6萬元,收完西瓜又種上了青貯玉米,牲畜過冬的飼草料也不用愁了。”嘗到甜頭的種植戶艾薩·依明說。
種植西瓜的穩定收益,提高了村民的積極性。工作隊乘勢而上,邀請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技人員到村開辦“田間課堂”,在西瓜套種、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培養15名“田秀才”“土專家”。鄧萬明就是其中一員,“去年,我被村里評為種植能手,還當上了技術員,看著大家都賺了錢,倍有面子,越干越有勁。”
“通過技術員的指導,我掌握了香梨套種小麥的技術,實現增收的同時,秸稈還可以作為牛羊飼料,節省飼料支出。今年的香梨收成好,市場價格也高,又是一個豐收年!”種植戶買買提·玉山喜笑顏開。
“我們發揮自身優勢,持續開展‘送教送技術下鄉’活動,將農林業知識和技能帶給村民,培養更多‘新農人’。”輪臺縣林草局黨組書記、副局長石玉龍說。
今年以來,輪臺縣林草局與各族干部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扎實開展專家入戶指導、技術入田等助農賦力活動,解決各族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讓農戶實現增收致富。
【編輯:張家偉】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