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阿里拉姆制藥(ALNY)$ 與Roche共同宣布,合作開發的AGT siRNA藥物Zilebesiran在二期臨床中達到主要臨床終點。
網頁鏈接
在這個代號為KARDIA-1的二期臨床試驗中(NCT04936035),共入組394例初治或穩定用藥的輕中度高血壓患者,隨機分配到5個組:150mg Q6M、300mg Q6M、300mg Q3M、600mg Q6M、安慰劑。
(資料圖片)
在單次給藥后3個月,300mg和600mg劑量組相對安慰劑組的24小時收縮壓變化超過15mmHg(p<0.0001),且在6個月時的24小時收縮壓變化、3個月和6各月時的辦公室收縮壓等也都在所有劑量組都達到顯著性。
安全性依然良好,在所有Zilebesiran治療組和安慰劑組中SAE發生率分別為3.6%和6.7%、且均與藥物不相關,發生率5%以上的AE包括新冠、注射部位反應、高血鉀、高血壓、上呼吸道感染、關節痛和頭痛等。
僅僅在不到2個月前,Alnylam剛剛在NEJM上發表一期臨床文獻,此次不僅神速地拿出二期初步結果,而且很明顯在一期的探索基礎上,迅速開展二期并完成了大量后續驗證工作。
網頁鏈接
Zilebesiran在單次給藥后6-24周內,各劑量組都體現出顯著且持續的降壓效果,800/400/200mg劑量組在24周時相較基線的收縮壓降幅分別為22.5/9.3/12.5mmHg;同時對血漿AGT水平能降低90%以上。
在一期劑量從10mg到800mg爬坡的摸索過程中,Alnylam果斷決定在二期選擇了150/300/600mg三個劑量、以及每3月一次和每6月一次,在更大樣本量上進行嘗試。而一期中因倫理考慮,對于Zilebesiran各劑量組中高血壓無法控制的患者,允許在第8周根據研究者意見添加降壓藥,導致降壓效果的說服力打了折扣,且可能藥效與劑量的部分倒掛也與此有關,這些在二期中都得到完善。
我們可以感受以下Alnylam在Zilebesiran這個管線上的速度:一期臨床從2019年5月啟動,到2021年11月在CT.gov上狀態變為“不再招募”,直到2022年4月主要試驗結束;二期臨床2021年7月就已經啟動,到2022年12月完成入組,2023年4月主要試驗結束。也就是說,一期很多結果都還沒完成分析的情況下,二期臨床就已經啟動、并在設計中針對一期發現作出相應的調整和應對,于是才造就了2個月內的捷報頻傳。
在此期間,Alnylam還與Roche達成協議,首付款3.1億美元、總金額28億美元,Alnylam承擔研發支出的40%,在美國市場雙方共同商業化并平分利潤、在美國以外市場Alnylam降獲得10-15%的銷售分成。
網頁鏈接
目前除了單藥的KARDIA-1試驗,同時在進行的是聯用“ACD”等降壓方案的KARDIA-2試驗、入組也已結束;后續臨床三期將針對難治性高血壓,以心血管事件為終點。
作為技術平臺型企業,不僅需要有源源不斷發現和評價新管線的能力,而且要能夠高效降管線推向臨床,方能不負“平臺價值”。最后還是欣賞一下Alnylam,這個筆者的信仰股之一,在底層技術和良好執行力的支撐下,多個項目齊頭并進的景象。
$美國生科ETF-SPDR(XBI)$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