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闞瑩瑩 攝影 華小峰
近年來,四川高標準農田建設在管理、數量、投入等方面成效顯著,但仍面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已建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低、未來新建高標準農田難度大、多數建成高標準農田管護制度落實不到位等。
(資料圖)
8月22日,在四川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廳廳長徐芝文介紹,為規范建設管理行為,確保建設質量達標,今年我省率先制定發布了《四川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規范》,已從8月1日起正式實施。
良田有保障,糧食才滿倉。為了把高標準農田建設這件事關民生的實事辦得更實、好事辦得更好,下一步,四川將重點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實施攻堅行動。圍繞2030年把四川省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目標,實施天府良田建設8年攻堅提質行動,推進和擴大整區域試點示范,真正把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
二是提升建設質量。避免為“建”而建,著眼為“用”而建,嚴格執行新出臺的《四川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規范》,落實分區域、按地類、依坡度建設要求。強化設計、施工、驗收全過程管理,提升建設標準,保障工程質量,確保建一片、成一片、用好一片。
三是加大建設投入。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投入,優化差異化補助政策,力爭中省合計畝均補助標準再提高些、多提高些。逗硬財政實際投入考核,確保中省市縣四級財政投入合計每畝不低于3000元的標準落實到位。引導政策性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加大投入,鼓勵整合涉農資金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
四是補齊灌溉短板。擬聯合水利等部門實施農田灌溉補短板行動,持續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大力開展田間溝渠建設,打通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聚焦丘陵山區農業灌溉缺水問題,整治一批“當家塘”,今年全省籌資2億元,新改建3000座提灌站,全力改善農業“靠天吃飯”狀況。
五是落實管護責任。制定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設施管護辦法,明確管護主體,壓實管護責任。建立穩定增長的財政投入機制,用好激勵獎補,引導受益主體管好田、種好糧。發揮“田長制”、農村公益性崗位作用,推行高標準農田建管保險試點,探索購買第三方服務、委托專業化機構等方式,確保工程設施長期發揮效益。
六是強化法治保障。加快四川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條例立法進程,力爭2024年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用法治守護天府良田。修訂項目管理和資金管理辦法,配套完善系列制度體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