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在池黃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太平湖特大橋完成鋪軌。截至目前,池黃高鐵正線鋪軌已超105公里,約占總任務量的42%,距離2024年建成通車更近一步。
池黃高鐵全線共有隧道34座,橋梁總計55座,橋隧比高達89%。太平湖特大橋是池黃高鐵全線唯一的控制性工程,為雙線三塔矮塔斜拉橋,全長926.1米,其中主橋長788米,采用多塔矮塔斜拉橋結構形式,兩個主跨長度均達到228米,為目前我國高速鐵路多塔矮塔斜拉橋中最大跨度。
在鋪軌施工過程中,中鐵十一局采用WZ500型鋪軌機組和BLCP500型本鄰兩線長軌新型鋪軌機組兩種方式進行鋪軌施工,鋪軌進度單日最快可達9公里。“由中鐵十一局集團自主設計研發的BLCP500型本鄰兩線長軌新型鋪軌機組,無需轉線即可直接對左、右兩條線路進行長軌鋪設,可實現‘走單線鋪雙線’跨線鋪軌,作業效率提升近一倍。”中鐵十一局池黃鐵路一標項目經理吳桂剛介紹。
池黃高鐵還采用目前國內先進的智能調度指揮系統,實時監控鋪軌機、長軌運輸車、焊軌車等設備,實現管理智能可視、安全自動預警,保障工程線施工安全平穩可控。
池黃高鐵沿線經過九華山、黃山、太平湖三大自然風景區,生態環保和綠色施工要求非常嚴格。鐵路建設單位堅持“來時青山綠水,走時綠水青山”的環保施工理念,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高鐵、生態高鐵。
施工中,采用自主研發的全國先進新能源焊軌機組,使用大容量的儲能式混合電容電池代替傳統柴油發電機組,可實現不間斷的軌道焊接施工,具有零廢氣排放、不消耗氧氣、低噪聲、焊接效率高等優點,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確保了在長大隧道中焊軌作業人員安全,實現了綠色施工;使用泥砂分離器、雨水污水收集槽和污水處理站,成功進行鋼圍堰水下不分散封底混凝土澆筑,制定水污染專項措施等源頭設計方案,繪就了一幅山、湖、水、景與大橋建設融為一體、互相促進的美麗生態高鐵建設畫卷。
池黃高鐵是武漢至杭州高速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從池州站至黃山北站,正線新建線路長約125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設池州、九華山、黃山西、黟縣東、黃山北等5座車站,其中太平湖特大橋是全線控制性工程。項目建成通車后,將成為串聯皖南兩山一湖(九華山、黃山、太平湖)核心景點的黃金旅游線路,對于完善區域鐵路網布局、加快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促進沿線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皖贛鐵路安徽公司
文圖:吳世良 蒲旺
編輯:殷超 審核:陶彬彬 監制:楊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