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編者按:
高考結束后,青年學子面臨一項重要的人生選擇,學什么專業將影響未來的職業發展和人生方向。而最新設置的本科專業往往尤其受到考生及其家長的關注。
教育部日前發布最新《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列入目錄的新專業共21種,有的與民生聯系緊密,如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新增的孤獨癥兒童教育、無障礙管理;有的與城鄉建設息息相關,如海南大學新增的鄉村治理;還有的緊扣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如華東南大學新增的未來機器人、電動載運工程等等。
這些首次增設的專業,究竟有何特點?入學后要學習哪些內容?就業方向有哪些?對此,記者特邀相關高校專業負責人進行權威介紹、解讀。
廣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海燕:生物統計學作為教育部審批開設的新專業,于2023年秋季正式招生,目前該專業除廣東醫科大學外,僅有中國藥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海南醫學院獲有招生許可。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生物統計學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論與方法,掌握相關的計算機與大數據挖掘技術,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同時具有一定的生物醫藥、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知識,能夠適應生物醫學領域統計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擅長大數據挖掘分析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本專業依托本科生導師制開展生物統計學精英教育和個性化培養,通過校企合作將科研融入教學和實踐,以項目需求引領專業學習,提高學生統計應用能力。學校配備有醫學系統生物學研究所、人類基因組學實驗室、生物醫學信息學實驗室等實踐教學平臺,配備先進的高通量實驗平臺和高性能計算平臺,為統計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強力支撐。角色互換、混合式教學,案例式、討論式、PBL等教學形式充分應用于日常教學,克服傳統機械學習弊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畢業生升學可攻讀國內外各大學或科研院所的生物(或醫學)統計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生物信息學、公共衛生等方向的碩士學位;畢業生就業可選擇藥監局、衛生健康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國內外制藥企業、CRO公司、綜合性醫院、衛生信息中心、金融分析機構、市場調查公司以及統計研究機構等。
(光明日報記者周世祥采訪整理)
來源:光明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