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行
聚焦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
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是廣州現代化建設的堅強政治保證。8月30日,市委宣傳部持續近一個月的“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行”最后一天走進海珠區素社街道黨工委黨校、廣州地鐵“1+N”黨建實踐基地、廣州環投環保教育基地,看廣州各級黨組織如何通過抓牢黨建促進發展,激活基層治理“紅色引擎”,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綠美廣州生態建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小社區”寫好“大文章”
激發基層黨建活力服務社區居民群眾
社區大榕樹下,居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或閑聊或休憩,這樣溫馨的一幕是如今素社街道蘭蕙園小區的日常。
這樣的場面在2018年以前卻是不可想象的?!耙郧?,我們小區到處拉滿電線,晴天里垃圾的臭味直接沖入房屋里?!?0歲的小區居民馬叔回憶起之前的小區環境,直夸“微改造”為大家帶來的新變化。
位于前進路中部的蘭蕙園小區,是廣州市第一棉紡織廠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造的房改房。居民以老年人居多,60歲以上老人占35.4%。2017年,蘭蕙園小區微改造項目被納為海珠區首批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之一,市、區投入項目資金600萬元,項目于2018年7月竣工驗收,投入資金共計600萬元。
改造社區廣場、美化公共環境、改造老舊樓道、打造綠化景觀、完成“三線”整治、修復雨棚、升級健身路徑,增設無障礙通道和垃圾收集點……改造過程中,素社街道堅持“居民話事”,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全程征集民意,社區牽頭樓宇黨支部,發動黨員志愿者,收集居民意見200余條,改造后居民滿意度近100%。同時,針對蘭蕙園這個無物業管理的小區,社區牽頭組織黨員、志愿者成立了紅色“護蕙隊”,形成了小區日常自治管理的良好模式。
小朋友在蘭蕙園小區開心踢球。
蘭蕙園微改造的成功,使之成為街道人居環境治理的示范點?!敖陙恚覀兘值酪蕴岣呋鶎狱h建工作質量為主線,積極推行‘黨建+’工作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公共服務。同時,為了更好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和發揮黨員作用,我們將街道中心工作融入街道黨校教學實踐,做到學用結合、學思踐悟,把街道黨校著力打造成一站式黨群教育綜合服務平臺,自2019年啟用以來,累計服務黨員、干部、群眾2萬余人次?!?/p>
素社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何俊毅表示,為努力在“小社區”寫好基層治理“大文章”,今年以來,街道黨工委還推動各社區創建“一社一品”黨建引領工作品牌,以“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為目標,立足轄區實際,找準社區黨建工作與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結合點,把群眾需要的服務作為“主打產品”,使社區服務成為基層黨建的一張名片。
紅色VR體驗館
“黨建鏈”帶動“產業鏈”
全力打造千億級軌道交通產業集群
軌道交通產業是廣州五大新興優勢產業之一。在“紅色羊角”黨建基地,記者了解到,廣州地鐵作為“鏈主”單位,牽頭組建了產業聯盟,專業覆蓋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積極依托市委“紅鏈計劃”,實行“1+3”產業帶動機制,推動上下游企業“整船出?!?,全力打造千億級軌道交通產業集群。
如何以“黨建鏈”有效帶動“產業鏈”?廣州地鐵牽頭成立聯盟大黨委,推動113家企業新成立黨組織,促成59對“國企帶民企”結對共建,常態化開展行業資源對接會,以“行業龍頭企業+供應鏈本地化”的模式,實現“廣州總承包模式”整體性業務輸出。
目前,聯盟會員數量從成立初的24家達到212家,產業產值突破2200億元。聯盟企業組團中標國內外8個整體型軌交項目,其中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是中國地鐵設計、制造、建設、運營維護等全產業鏈“中國解決方案”首次完整輸出,有效提升了廣州軌道交通產業國際影響力。
在企業內部,廣州地鐵集團員工近3萬人,黨員約占1/3。集團黨委通過在關鍵崗位、重點領域中發展黨員,培養了一批先鋒模范和骨干人才。目前,集團勞模工作室、創新工作室的帶領人中80%是黨員,“全國技術能手”的黨員比例超過90%,涌現了包括黨的二十大代表李方方、全國勞動模范張重陽、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天明等一批先進代表。
廣州地鐵火車站中心站黨支部書記、站長謝橋也是其中一員,從大學時就入黨的他,用十年時間從一名站務員成長為站長。他說:“在這一路上,我時刻提醒自己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同時主動發揮帶頭作用,帶動支部黨員和身邊群眾一起全力為地鐵乘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徐雯雯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邱偉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