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青年網平湖6月25日電(通訊員 張國健)“以志為先,以勤為徑,以責為重……”在浙江平湖技師學院的德馨樓411教室里,來自嘉興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顧玲妹教授正在為學生們闡述黨的二十大的重大意義。“我們把黨的創新理論用通俗的語言宣講,講‘細’講‘實’講‘活’,通過思政課立德樹人。”思政課老師顧玲妹說。
“文明校園,德育鋪就成長底色。”平湖技師學院校長龔躍明說,近年來,平湖技師學院圍繞“全國文明校園”建設,堅持以“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引導、全方位育人,不斷深化校園文明建設。
文明校園建設,是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的鑄魂工程,思政課則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早在2019年,學院就啟動打造“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德育黨建品牌,并成立“青馬學院”,成為全省中職、技工院校“青馬工程”最早的探索者和實踐者。2020年,平湖技師學院“青馬工程”成功入選浙江省中職德育品牌項目,培訓青馬學員180名。
辦好這門“思政課”,教師至關重要。為推進思想理論傳播走深走實,平湖技師學院打破黨校學習限制,從嚴選拔優秀思政課教師、黨員骨干教師、團委干部,創新組建中職校園內的“思政課”青馬學院師資隊伍。不僅如此,學院還延展課堂“半徑”走出去,聘請浙江省團校、市委黨校、南湖革命紀念館、團市委、市教育局等校外專家教師,不定期為青馬學員授課。
“思政課”,學什么是核心。據了解,為提高青馬學員的理論素質和辨析能力,平湖技師學院構建特色課程體系,專門開發了青馬課程,涉及多個領域,并明確青馬學員每年要開展不少于8課時的集中理論學習,通過“三典”教育,即“研讀馬列,品讀原典”、“重溫黨史,研習紅典”、“聆聽文人,感悟經典”,引導青馬學員從學習中感受中國變化,強化責任擔當。
思政育人,不止在課堂,亦在課堂外。為讓學生看到時代之宏大、體味實踐之鮮活、領悟現實之生動,平湖技師學院打破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等界限,廣泛組織學員開展青馬活動。紅色印記尋根、青年榜樣尋訪、青春志愿服務……“每年我們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每位學生不少于50小時。”校團委書記馬焱說。通過在活動中提升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學院先后涌現出一批如張森林、袁輝等在搶險救災、抗疫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優秀學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