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大閘蟹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大閘蟹市場也由“高端消費品”往“大眾消費品”拉近的發展態勢,國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對大閘蟹市場需求拉動效果十分明顯,使大閘蟹行業市場需求逐漸延伸。隨著產量的快速增加,螃蟹養殖的風險也在增加。近年來,河蟹的市場供需大幅波動,價格難以把握,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投資者有必要充分了解螃蟹的市場前景,掌握市場趨勢。
(資料圖)
有業內人士表示,近兩年市場的蟹苗選育方向還是圍繞幾個知名品牌為主,其余中小型育苗場補充?!坝锌赡苁鞘芙鼉赡晏鞖馇闆r影響,養殖戶的蟹苗養出情況好壞參半,差一點的體現在水癟子多,腸炎等發病率較高,如遇低壓缺氧天氣蟹苗的耐低氧等表現不太樂觀。好一點的蟹苗養殖順風順水,病害少,塘口管理問題少,但是天氣情況的影響是共同存在的?!?/p>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河蟹養殖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分析顯示:
中國盛產大閘蟹的11大湖區分別為陽澄湖、太湖、盤錦、洪澤湖、黃河口、洪湖、固城湖、大縱湖、蕪湖、駱馬湖、興化。安徽、湖北、廣東等也是南方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產蟹大省。其中,安徽蟹企數量達6800多家,廬江黃陂湖大閘蟹、安慶沱湖大閘蟹都是著名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湖北蟹企數量達3800多家,以洪湖大閘蟹最為知名,蟹黃呈醬紫色或豆沙色,十分特別。廣東蟹企數量超2400家,尤以入秋之后特有“頂角膏”芷寮蟹、蒸熟后全身可透見黃色油脂的南沙黃油蟹,最為著名。
確定生態養殖和負責任漁業行動的原則,其指導三原則為:第一,養殖應該在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的背景之下發展,而不能破壞其承受能力;第二,養殖應該提高人類福利及相關權益人的平等權益;第三,養殖需要考慮或融合其他相關領域的進步與發展。河蟹的傳統養殖方式尚不符合生態養殖標準。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養殖方式進行進一步提升,建立生態環境倫理體系,提高養殖戶的生態環境意識。
當前河蟹市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普通消費者無法對河蟹質量進行有效識別。對此,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品牌保護,促進市場公平競爭;企業需要提高品牌意識,通過產品質量認證和國家地理標志等途徑提升自身知名度,提高產品附加值。江蘇省蘇州市制定的《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在全國具有前瞻性。河蟹產業還可以制定具體的生產、產品形態、質量分級、包裝配送以及倉儲運輸等一系列標準,以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保障品質。
2023年中國河蟹養殖行業發展想現狀分析
據天眼查統計,目前江蘇的蟹企數量多達1.8萬家。最著名當屬蘇州陽澄湖產區,因水源地地形獨特、水質清冽,產出的大閘蟹有著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鮮甜的特點。江蘇的其他產區如高郵湖、固城湖、洪澤湖、太湖等,生產的大閘蟹也毫不遜色,堪稱膏腴脂黃,如今正處于賞味的好時節。
安徽、湖北、廣東等也是南方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產蟹大省。其中,安徽蟹企數量達6800多家,廬江黃陂湖大閘蟹、安慶沱湖大閘蟹都是著名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湖北蟹企數量達3800多家,以洪湖大閘蟹最為知名,蟹黃呈醬紫色或豆沙色,十分特別。廣東蟹企數量超2400家,尤以入秋之后特有“頂角膏”芷寮蟹、蒸熟后全身可透見黃色油脂的南沙黃油蟹,最為著名。
當前,我國河蟹產業遇到多方面競爭。在國內受到小龍蝦產業的挑戰。與小龍蝦產業相比,河蟹產業具有河蟹生長周期長、飼料成本高、養殖戶經濟回報慢等特點,已有部分河蟹養殖戶轉向小龍蝦產業。此外,河蟹又受到進口水產品(尤其是帝王蟹、雪蟹等)的替代性沖擊。中老年人愛吃傳統河蟹,年輕人則較偏愛小龍蝦或進口海鮮。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河蟹養殖面積2005年即達到80萬公頃以上,產量超過10萬噸,價值超過250億元。據沿海各省市調查,農村養殖專業戶近幾年養殖河蟹,每畝毛利潤為0.6-5萬元,精養高產者可達8萬~15萬元;稻田養殖河蟹種,每畝毛利潤可達1萬~3萬元,而且不影響稻谷產量。隨著產量的快速增加,螃蟹養殖的風險也在增加。近年來,河蟹的市場供需大幅波動,價格難以把握,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投資者有必要充分了解螃蟹的市場前景,掌握市場趨勢。
河蟹養殖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河蟹養殖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河蟹養殖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欲了解更多關于河蟹養殖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河蟹養殖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