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年創業學院舉辦的“新時代新動能””四周年音樂年會上,銅板街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何俊作為80后創業典型,再獲殊榮,被評選為年度“十大創變者”。
新一代浙商不但傳承了老一輩浙商優良品質且,更具開闊眼界及創新精神。何俊憑什么脫穎而出,帶領銅板街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蛻變之旅?大學畢業,何俊放棄了開出4000元底薪的TCL的選擇底薪800元的阿里巴巴;4年后,已經在阿里巴巴做到頂級銷售并成為部門主管的何俊,選擇降薪6倍降職從頭開始,進入支付寶;兩年后,憑著扎實的業績再次成為支付寶的業務骨干的何俊,為了學習到更多的金融知識,選擇年降10萬前往上海通聯支付。
剛剛走上社會,降薪求職幾乎成為何俊大學畢業后十年職場的主旋律。一次次的選擇,換來的是何俊在銷售、支付、金融領域的專業精進,也讓他的格局更加開闊,觸覺變得敏銳。2012年9月,何俊注意到很多急需周轉資金的小微人群求助無門,另一方面手有余錢的小微人群找不到合適的渠道投資理財。這位一直在尋找自身使命的年輕的80后,憑著自己在互聯網行業和金融領域扎實耕耘了十年的經驗,決定創立能服務這兩端人群的互聯網普惠金融服務平臺“銅板街”。 在創業上,何俊有著自己的價值觀。在多次公開演講中,他說幾乎每天,都會用“三個不變”提醒自己,堅守初心。“對風險的敬畏之心不變;服務小微、實體經濟的初心不變;科技賦能金融的價值核心不變。”
在何俊看來,金融能夠推動經濟,讓個人生活更美好,也會把一些人推向深淵。“我認為未來會屬于那些真正想去服務實體經濟、想去服務小微人群的企業。拿著普惠的借口讓自己成為暴利受益者,這種做法不合適也不長久。價值觀正確的金融才會持久。”
正因為這樣的堅守,在互聯網金融狂飆突進的時候,何俊舍棄浮躁的心態,舍棄攀比心,在同行偶爾賺大錢的時候依舊堅持自己服務實體和小微的道路,專心做自己,不被金錢的數字所控制。而市場也給了何俊和銅板街正向的反饋。在最近一年,互金行業一些業務引發了社會大面積討論,這也最終推動了監管機構的強力監管。監管機構甚至在一個月內連下三道監管令,對互金行業中部分風險產品進行規范,整個互金行業風聲鶴唳。但銅板街因為堅持服務實體服務小微,做真正的普惠,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象,業務規模持續擴大。
平均一個客戶會邀請9個朋友前來銅板街投資,連續投資超過700天的客戶已經達到21萬,截止2017年12月31日,銅板街累計服務超過377萬小微投資客戶,幫助了247萬+的小微企業和個人解決燃眉之急,為超過1226萬用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即使有明確的堅守,何俊的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創業之初,何俊帶領團隊研發出國內首個可以在手機上購買貨幣基金的APP。兩天后,余額寶上線,借助支付寶強大的平臺,這個后來被認為是顛覆了互聯網金融生態的里程碑式產品給了何俊和新生的銅板街一記顛覆性的打擊。
何俊沒想過放棄,“我們不能從頭到尾都用一個方法去上線我們的夢想,肯定還要根據不同的環境去不斷地變化方法,最后達到我們想去的地方。”他說。團隊試遍了各種方法,頂著缺乏技術合伙人的壓力,頂著同行的嘲笑,頂著資金不足的危機……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不斷地改良產品和服務。多年的打熬精進,得到的是飛躍性的成長。
銅板街在市場站住腳跟,成為被越來越多人認可的AI賦能的精品金融投資平臺。何俊認為,夢想要堅持,方法要順勢,懂得變通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每天進步1%,是何俊的理念。“我會迷茫,但我不能等到想明白自己要什么的時候再去進步。當我每天都在進步的時候,自然會明白自己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