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拼多多砍價被騙50萬上吊”、“夫妻拼多多砍價被扣60萬跳樓” 、“拼多多砍價被盜銀行賬號”、“拼多多1分錢抽獎詐騙”——今年上半年,上述謠言在朋友圈中和各類微信群里密集爆發,事發地點被安到了貴州、湖北、哈爾濱等地,引發了消費者恐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謠言的炮制、傳播手法呈現出組織性、系統性,其專門針對“1分錢抽獎”、“砍價免費拿”等拼多多熱門獲新業務,傳播烈度逐漸升級,以視頻、動圖等形式配合煽動性文字,迅速在微信群、QQ群等渠道爆發。
5月7日,拼多多發布通告,稱近期網絡密集爆發的謠言,是第三方操縱營銷公司、水軍團隊,對拼多多進行的有組織、系統性抹黑,嚴重損害了公司商譽,并造成消費者恐慌。
拼多多稱,其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并移交相關證據。同時,企業還將設立反謠言獎金,對提供上述謠言策劃、炒作線索,并協助公安機關查獲造謠組織的,將獎勵100萬元人民幣。
此前,河南平頂山警方發布通告,對發布“公安部緊急通告:紅包、砍價、拼多多皆為騙局”謠言的網民陳某,依法做出行政拘留三日的處罰。此外,放任他人傳播謠言的微信群主王某,也因違反《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被警方批評教育。
2015年11月1日起,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實施,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傳播虛假消息,造成嚴重后果的,最高將被處以七年有期徒刑。對此,有關法律界人士評論稱:“網絡謠言是網絡世界里的一個頑疾,盡管之前我國頒布了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但網絡謠言仍是“野蠻生長”,甚至成為社會的公害。把網絡傳播謠言納入刑法,顯示了我國依法規范網絡行為的堅定決心,表明了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蓄意制造、批量生產的網絡謠言,將嚴重打擊消費信心,引發社會恐慌。”拼多多方面呼吁,國家法律機關嚴厲打擊制造謠言的幕后黑手,微信等平臺方也應加大謠言治理力度,營造一方干凈的從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