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集體采訪活動,對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進行解讀,并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日前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本法重點保障對象是殘疾人、老年人,同時也強調普惠性。“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無障礙環境的需求越來越高。”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主任石宏說,比如孕婦、負傷人員等群體,在一定情況下也需要無障礙設施的幫助。
此次立法堅持問題導向。我國在無障礙建設領域取得巨大成就,但仍面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石宏介紹,如無障礙環境建設覆蓋領域不全面、無障礙環境的發展不平衡,由此帶來“數字鴻溝”和“服務赤字”等問題。“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立法,通過制度設計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法律依據。”
無障礙環境將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維權部主任周建介紹,中國殘聯先后配合全國人大社會委等赴12個省份開展立法調研,廣泛聽取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意見。在法律制定和公開征求意見過程中,各級殘聯和殘疾人代表積極參與,特別是受全國人大委托,中國殘聯征求了5萬余名基層殘疾人、老年人代表的意見建議。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對無障礙設施建設作出專章規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表示,下一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城市綜合道路交通體系建設等,加大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努力讓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的生活出行更加“有愛無礙”。
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無障礙環境建設不僅涉及硬件設施建設,也包括信息交流、社會服務等軟件供給。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邵道新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近年著力推動信息無障礙建設從“無”到“有”再到“優”。開展專項行動,推動1735家殘疾人、老年人常用的網站和手機App完成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截至去年底,累計改造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數量超1億臺,鼓勵引導相關企業開發“殘健融合型”無障礙智能終端產品,更好幫助殘疾人、老年人樂享智慧生活。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對人才培養作出專門規定。“為主動適應無障礙環境建設需要,近些年國內一些科研院所、高校、學術團體等開始優化專業設置,加大課程建設力度。”周建說,隨著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貫徹實施,對無障礙專業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中國殘聯將推動教育、科技等相關部門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和鼓勵無障礙人才培養。
本報記者 史志鵬《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8月24日 第 03 版)
責編:夏麗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