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時代·新青年·新書寫
我省青年作家小說創作研討會在京舉行
河北日報訊(記者肖煜)6月21日,由青年文學雜志社、中國作家網、河北省作協主辦的“新時代·新青年·新書寫——張敦、焦沖、賈若萱小說創作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潘凱雄、徐坤、徐可、陳濤、張頤雯、王國平、饒翔、徐剛等知名作家、評論家圍繞三位青年作家的作品和創作情況進行了深入交流。
新時代鼓舞新青年,呼喚新書寫,青年作家要自覺肩負起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使命。張敦、焦沖、賈若萱是河北文學院簽約作家,他們敏銳捕捉社會發展變遷,觀照社會現實,揭示生活本質,注重對新時代城鄉人群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探索,創作出了多篇風格迥異的優秀作品。
張敦,原名張東旭,1982年生于河北棗強,曾獲得第三屆孫犁文學獎、首屆賈大山文學獎,被評為第三屆河北十佳青年作家。與會專家認為,張敦具有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這為他的小說創作積累了生存經驗和生命體驗。他的內心始終亮著一盞善和美之燈,讀者能從其作品中感受到一股溫暖的力量。
焦沖,1983年生于河北玉田,曾獲得第二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長篇小說佳作獎、2017年度廣西文學獎。與會專家認為,焦沖始終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其作品具有綿密的生活質感,飽含著人物生活情態的細致描摹。他通過熟悉的城市生活和人群,支撐起寫作的現實感,營造出生動的現場感,進而彰顯出生活的細節與質感。
賈若萱,1996年生于河北保定,曾獲得第六屆西部文學獎·90后新銳獎、首屆《湘江文藝》雙年獎。與會專家認為,賈若萱的文學創作源于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社會、對人生的細微觀察。她的創作有著開闊的面向,尤其擅長審視介于鄉村和都市之間的小城生活,并以成熟、冷峻的筆觸描摹小城人們的堅守、出走與歸來。
三位青年作家表示,專家的點撥讓他們受益匪淺。文學與時代密不可分,今后他們將潛心創作,努力肩負起青年作家的責任和使命,用更多思想深刻、剛健有力的優秀文學作品書寫謳歌偉大的新時代、新征程。
關鍵詞: